[发明专利]编解码装置、系统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67694.5 | 申请日: | 2008-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0498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16 |
发明(设计)人: | 郎玥;吴文海;肖玮;王庭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66 | 分类号: | H04B1/66;G10L19/00;H04H20/8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29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解码 装置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编解码装置、系统及其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网络通讯技术 领域的立体声信号编解码装置、系统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立体声信号是传递或重建某一个特定的声场,给倾听者再现原声场的声音 和空间特性,其在广播、电影(视)、文化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应用,特别是 近年来由于计算机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发展,以及由于发展高清晰度电 视声系统、家用视听系统的需要,对立体声编解码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参数立体声编码技术是在低比特率提高立体声编码效率的一种技术,从音 频信号的立体声映像中分解出其参量表示,而在传统模式下原始信号只会被编 码为单声道表示。立体声映像信息被表现为少量的高质量的参数立体声信息, 与单声道信号(Mono)在比特流中同时传输。然后,基于接收到的参数立体声 信息,解码器便可重建立体声映像。现有的参数立体声编码方法可以分为基于 快速傅氏变换(FFT)的立体声编码方法和基于复数正交镜像滤波器组(CQMF) 滤波器的立体声编码方法,这两种方法相近,只是在做时频分析的时候不同。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本发明人发现上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缺陷: 现有的参数立体声编码方法均是在复频域进行的参数立体声编码,如果对于没 有显式包含相位信息的离散余弦变换域(MDCT),例如G.VBR和G.729.1,因 为不能像FFT域或QMF域那样直接更改相位,导致该方法不能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编解码装置、系统及其方法,其可实现在MDCT域进行立体 声编解码。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可以提供一种编码装置,应用于立体声信号的 编码,其包括:
MDCT变换模块,用于将部分立体声信号进行MDCT域变换;
参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经MDCT域变换后信号的立体声参数;
量化模块,用于将所述立体声参数量化成立体声参数数据;
下混模块,用于将立体声信号下混成单声道信号;
编码模块,用于将所述单声道信号处理成编码信号;
复合模块,用于将所述量化后的立体声参数数据和编码信号复合后传输。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可以提供一种解码装置,应用于立体声信号 的解码,其包括:
解复合模块,用于将接收数据解复合成立体声参数数据和编码信号;
解量化模块,用于将所述立体声参数数据解量化得到的立体声参数;
解码模块,用于将所述编码信号解码成单声道信号;
去相关信号生成模块,用于在MDCT域得到单声道信号的去相关信号;
合成模块,用于将所述立体声参数、单声道信号以及去相关信号合成恢复 出的立体声信号。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可以提供一种用于解码装置的去相关信号生 成模块,其包括:
相位生成器,用于产生偏移相位;
正弦余弦计算单元,用于计算所述偏移相位角的正弦值和余弦值;
Hilbert变换器,用于对单声道信号的MDCT域系数进行Hibert变换;
乘法器,用于分别计算单声道信号的MDCT域系数与所述偏移相位角的余弦 值之积,以及单声道信号的MDCT域系数通过Hibert变换后与所述偏移相位角的 正弦值之积;
加法器,用于计算所述单声道信号的MDCT域系数与所述偏移相位角的余弦 值之积减去所述单声道信号的MDCT域系数通过Hibert变换后与所述偏移相位 角的正弦值之积的结果。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可以提供一种编解码系统,包括编码装置和 解码装置,应用于立体声信号的编解码,其包括:
所述编码装置包括:MDCT变换模块,用于将部分立体声信号进行MDCT 域变换;参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经MDCT域变换后信号的立体声参数;量化模 块,用于将所述立体声参数量化成立体声参数数据;下混模块,用于将其余立 体声信号下混成单声道信号;编码模块,用于将所述单声道信号处理成编码信 号;复合模块,用于将所述量化后的立体声参数数据和编码信号复合后传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6769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网络通讯行为特征监测木马的方法与系统
- 下一篇:随环境变化的电子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