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梯的复合式减振降噪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67354.2 | 申请日: | 2008-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8081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8 |
发明(设计)人: | 陈峥嵘;陈德凡;陈伟嵘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林格曼环保机电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5/04 | 分类号: | F16F15/04;F16F15/0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知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成义生 |
地址: | 518126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复合 式减振降噪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消除电梯振动和噪音用的电梯的复合式减振降噪装置。
【背景技术】
在城市中,中高层建筑通常都设有电梯,使人们可以方便快捷地到达所住的楼层。通常人们认为建筑物离地面和街道越远,其噪声会越小。其实并非如此,较高的楼层反而对噪声的接受面广且很敏感。这是由于电梯在每次启动及停车时,电梯主机(主要噪声是主机发出)都会抱闸张伸及刹车吸合,且其滑轮及电梯转动都会产生较大的振动,这种振动通过墙体或楼板传到住户室内,于是产生了中低频噪音。其中低频噪音对人的神经系统、听力等有明显的损害。这种噪音主要表现为低中频振动,其主要传播方式为振动型固体传声,且穿透力很强。因此常规的吸声隔声方法只能降低以空气作为传声媒质的噪音,而对电梯的低频噪音的降低却毫无作用。因此,在噪声振源一定的情况下,要彻底消除噪声,则只有通过控制噪声及振动的传播途径来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具有多级减振结构,可有效消除电梯运行产生的噪音,且使用中无须作特别维护,使用寿命长的电梯的复合式减振降噪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梯的复合式减振降噪装置,该装置是由一个复合减振层,至少一个第一弹性减振层及一个连接层复合而成,其中,复合减振层是由刚性材料和柔性材料复合而成,用于和电梯主机房地面相连接;所述第一弹性减振层设于复合减振层上;所述连接层设于第一弹性减振层上,用于和电梯主机相连接。
复合减振层由钢板和硅胶层复合而成,其中硅胶层复合于钢板的下表面。
第一弹性减振层由橡胶材料制成。
在所述复合减振层与弹性减振层之间设有一个第二弹性减振层。
第二弹性减振层由橡胶材料制成,其上下表面布满规则或不规则排列的缓冲和吸收振动用的球状或柱状凸起。
所述连接层为钢板或工程塑料板。
第一弹性减振层与第二弹性减振层置于垂直于复合减振层的固定框内,该固定框的下端与复合减振层连接,固定框的内侧复合有竖向减振层。
固定框由钢板或工程塑料板制成。
竖向减振层由橡胶或塑胶材料制成。
本发明的贡献在于,它有效解决了电梯的减振降噪问题,对环境保护具有积极意义。本发明由于设置了多级减振结构,大大提高了减振的带宽及效率,使得减振频带可达1HZ~80HZ,减振率大于98%。且由于本发明的减振装置无运动部件,构件所用材料可耐磨蚀、防老化,因此使用寿命与设备寿命相同,且使用过程中无须作特别的维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二弹性减振层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应用实例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列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解释和说明,对本发明不构成任何限制。
在图1、图2所示的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的电梯的复合式减振降噪装置10是由一个复合减振层1,一个第一弹性减振层2及一个连接层3复合,形成具有两级减振结构的板块状体,具体地说,所述复合减振层1是由刚性材料和柔性材料复合而成,用于和电梯主机房地面相连接。更具体地说,该复合减振层1由钢板1a和硅胶层1b复合而成,其中硅胶层1b胶合于钢板1a的下表面,减振降噪装置在安装时,该硅胶层直接紧密贴合于电梯主机房地面上,起到缓冲和吸收振动的柔性减振作用。在钢板1a的四个角处开有连接孔,钢板1a用地脚螺栓经所述连接孔与电梯主机房地面固定,起到刚性固定作用。所述第一弹性减振层2设于复合减振层1上,它承担着主要的减振功能,具体地说,该第一弹性减振层2是由橡胶材料制成的长方形块状体,其厚度可根据电梯主机的振动情况及设计要求确定。该第一弹性减振层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弹性,能够缓冲和吸收电梯主机所产生的振动。所述连接层3设于第一弹性减振层2上,具体地说,该连接层3由钢板或工程塑料板制成,它粘合连接于第一弹性减振层2上,用于和电梯主机相连接。
为实现更好的减振效果,在图1所示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复合减振层1与第一弹性减振层2之间设有一个第二弹性减振层4。具体地说,该第二弹性减振层4由橡胶材料制成,与上述第一弹性减振层2不同的是,其厚度更薄,且如图3所示,在第二弹性减振层4的上下表面布满规则或不规则排列的柱状凸起4a,这些柱状凸起使得已经由第一弹性减振层2减弱的振动被进一步缓冲甚至完全吸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林格曼环保机电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林格曼环保机电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673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多胺和脂肪酸/马来酸酐的乳化剂
- 下一篇:轴向气隙型电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