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使用聚脲树酯高分子微胶囊的自修复混凝土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67313.3 | 申请日: | 2008-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8929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2 |
发明(设计)人: | 邢锋;倪卓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大学;邢锋;倪卓 |
主分类号: | C04B28/00 | 分类号: | C04B28/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 | 代理人: | 胡吉科 |
地址: | 518055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使用 聚脲树酯 高分子 微胶囊 修复 混凝土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使用聚脲树酯高分子微胶囊的自修复混凝土,其特征在于:
在混凝土中掺入具有修复微裂缝功能的聚脲树酯高分子微胶囊,其混凝土质量配合比为:混凝土/微胶囊/水=100∶1-15∶15-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修复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胶囊内含粘合剂,其包裹所述粘合剂的囊壁是聚脲树酯高分子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修复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胶囊的囊壁高分子材料与囊芯粘合剂质量比为100∶40-80,微胶囊为椭球形,粒径为10-500微米,壁厚为1-10微米。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修复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剂是单组分粘合剂,包括:单组分聚氨酯胶粘剂,有机硅厌氧胶,丙烯酸酯胶粘剂和氯丁胶粘剂等,或者是多组分环氧类粘合剂;所述粘合剂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粘结强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修复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组分环氧类粘合剂,包括:双酚A型环氧树脂,双酚F型环氧树脂,双酚S型环氧树脂,间苯二酚型环氧树脂,有机硅改性双酚A型环氧树脂或有机钛改性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自修复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胶囊预混有0.1-5%亲水表面活性剂,在混凝土结构中分布均匀;所述亲水表面活性剂包括:烷基苯磺酸钠,聚氧乙烯,聚缩水甘油或多羟基化合物的一种或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修复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胶囊含有8-25%稀释剂,所述稀释剂化学结构中含有能够改进环氧树脂的流动性并与环氧树脂一起和固化剂反应的环氧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修复混凝土,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环氧树脂反应的固化剂,系中低温反应型,其包括:直链脂肪族多胺,聚酰胺,脂肪族多胺,芳香胺,改性多胺,聚硫醇,尿类衍生物,咪唑类衍生物和有机户类衍生物中的一种或多种;该固化剂与所述环氧树脂的质量比为12-35%。
9.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8所述使用聚脲树酯高分子微胶囊的自修复混凝土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称量足量的水,加入适当比例聚脲树酯高分子微胶囊,轻微搅拌,直到微胶囊充分分散;
(2)把水倒入水泥搅拌容器中,加入相应质量的水泥;
(3)对水泥浆先慢速搅拌,后转为快速搅拌;
(4)加入所需沙石等填充料后,进行现场浇灌,即分三步加入混凝土浆体,每次1/3量为准,进行振动,排除气泡;直到三次混凝土浆体加满模具。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8使用聚脲树酯高分子微胶囊的自修复混凝土样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称量足量的水,加入适当比例聚脲树酯高分子微胶囊,搅拌直到微胶囊充分分散;
(2)把水倒入水泥搅拌容器中,加入相应质量的水泥;
(3)对水泥浆进行先慢后快搅拌;
(4)振捣混凝土后,逐步或分步浇灌工件;
(5)静置1至2小时后起模,刮除模具上溢出的混凝土浆体,放置21至26小时;
(6)拆模后将样品转入混凝土标准养护箱,养护25至31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大学;邢锋;倪卓,未经深圳大学;邢锋;倪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6731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保温装饰一体板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适用于乙烯聚合或共聚合的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