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视频压缩编码搜索算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067220.0 | 申请日: | 2008-05-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8302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8 |
| 发明(设计)人: | 马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融合视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N7/26 | 分类号: | H04N7/26;H04N7/3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057深圳市南山区科技园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视频压缩 编码 搜索 算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视频编码方法,具体指一种在保证视频编码效率的前提下大幅度节减软硬件实现中亚象素运动的部分运算量的算法。
【背景技术】
在现有视频压缩编码的亚象素搜索算法中,广泛使用的技术是基于空间域的全搜索算法或是全搜索的各种快速算法,这些算法在搜索窗内以象素块为单位查找最匹配块,以均方差和或绝对差值和为判断法则,其搜索过程中需要作多次滤波插值,并反复计算代价函数,计算复杂度非常高。实验显示,进入亚象素精度计算后,运动搜索过程的计算开销往往要超出原整象素搜索的一倍以上。不仅如此,匹配的准确度还取决于插值算法的精度,从一定程度上影响编码效率。在传统视频编码中,编码图象首先需要进行空间域-频域变换,在频域中完成量化、熵编码,然后再做频域-空间域变换,回到空间域进行运动搜索及存储。这样的全搜索算法在亚象素搜索中的计算复杂度高,花销的时间和效率低下,还影响视频编码的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的搜索算法复杂度高,精度低的缺陷提出一种新颖的搜索算法,在频域直接利用相位的相关性预测和搜索运动矢量,该算法在亚象素搜索过程中由于不需要回到空间域,不需做插值计算,避免计算代价函数,从而极大削减视频编码中运动搜索带来的计算开销,适用于需要视频内容服务的嵌入式平台。
目前被各视频编码标准普遍采用的是DCT变换,DCT域的亚象素运动搜索算法的算法流程如下:
7)确定搜索窗为N,提取在x方向上以参考图像整象素点F为起始的一维信号x1(n)及当前图像中对应位置的x2(n);
8)根据DCT和DST变换公式,计算x1(n)和x2(n)的四个离散DCT/DST变换系数;
9)计算在[1,N]区间的gmS,由DCT和DST变换公式、及满足方程得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融合视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融合视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672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