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远动工作站双机切换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66810.1 | 申请日: | 2008-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6214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0 |
发明(设计)人: | 施江涛;廖辉;周作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南瑞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G06F9/00;H04L29/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知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皓;林虹 |
地址: | 518057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作站 双机 切换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系统通讯的装置,特别是一种变电站通讯监控装置双机切换的装置。
技术背景
在变电站监控系统中,远动工作站负责收集变电站所有采集、测控设备的数据,并上传到远方调度系统(包括省调、地调等),同时也接收远方调度系统下发的命令并转发到测控装置实现远方控制功能,所有远动工作站在变电站中起到“上传下达”的作用,有着重要的地位。因为其作用重要,所以变电站监控系统中一般采用双远动工作站模式,双机互为备用,提高可靠性。在双机模式下,主、备远动工作站双机切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常规方式下,如果在主机状态下收到很多事件,如开关变位记录、保护动作记录,还没有来得及处理的情况下就切换为备机,那么可能会丢失事件,或者备机切换为主机后可能会重复向远方调度系统上送主机已经上送过的事件。
下面分析工作站事件处理所经过的几个层次,并分析各个层次中可能出错的环节。如图1所示,是变电站监控系统的典型结构,保护、测控装置将采集到的开关变位信息或保护动作记录同时发送到互为备用的两台远动工作站。在双机主备工作情况下,只有主机才会将收到的这些事件向上远方调度系统转发,从机收到事件后,直接认为主机已上送而丢弃,那么从机切为主机后,原主机来不及上送的事件就不会被新主机上送,从而在调度系统来看,就有事件丢失,并且从主机故障开始到切换成功之间的时间越长,丢失事件的概率越高。
如果要实现主备远动机切换过程中不丢信号,则主备机之间必须实现同步,主机需要将已上送的事件告知备机,备机将主机上送的信号置为已上送。等备机切换为主机时,只上送原主机未上送的事件。但是,如果主机上送事件后,尚未来得及将信息发送到备机时,主机突然死机或网络中断,则备机切为主机后就会多发信息。从理论上讲,这种情况无法避免,只能加快主机发送同步信息的速度,减少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能。
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在现有技术处理方法下,双机切换时可以实现不丢失事件,但多送事件是必然的。其根本的原因是,一旦主机突然断电,其工作完全停止,不论是测控装置上送的事件,还是给调度上送的事件,都不能及时的告知备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发目的是提供一种远动工作站双机切换的装置,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主、备远动工作站双机切换时,不漏发,尽量不多发数据。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远动工作站双机切换的装置,设有主远动工作站和备远动工作站,主远动工作站和备远动工作站分别设有事件处理模块和双机通讯模块,主远动工作站和备远动工作站的双机通讯模块连接,所述主远动工作站和备远动工作站的双机通讯模块与事件处理模块之间连接设置有双机调度信息同步模块。
本发明的主远动工作站和备远动工作站的事件处理模块负责收集变电站所有采集、测控设备的数据,主远动工作站的事件处理模块将数据上传到远方调度系统,备远动工作站的事件处理模块不上传数据到远方调度系统。
本发明的主远动工作站和备远动工作站的双机调度信息同步模块将事件处理模块收到的事件进行列队。
本发明的主远动工作站的双机调度信息同步模块检测事件处理模块是否有事件已经上送远方调度系统,事件处理模块将事件上送远方调度系统,双机调度信息同步模块从事件列队中标记或删除已上送的事件。
本发明的主远动工作站的双机通讯模块将事件列队信息中已上送给调度的事件传递给备远动工作站的双机通讯模块。
本发明的备远动工作站的双机调度信息同步模块将主远动工作站的双机通讯模块送过来的事件列队和本机收到的事件列队进行匹配后,丢弃主远动工作站的已经上送过的信息。
本发明的双机调度信息同步模块查找调度事件队列中是否有事件记录发送给远方调度系统,每30ms运行一次。
本发明的主远动工作站的双机通讯模块通过以太网向备远动工作站的双机通讯模块发送心跳信息。
本发明的主远动工作站的双机通讯模块向备远动工作站的双机通讯模块发送心跳信息周期为1s,备远动工作站的双机通讯模块连续10次没有收到的心跳信息,则主远动工作站和备远动工作站切换。
本发明的主远动工作站的双机通讯模块向备远动工作站的双机通讯模块发送定期调度、端口通讯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南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南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668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