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马桶控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066754.1 | 申请日: | 2008-04-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6596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8 |
| 发明(设计)人: | 吕宗旺;潘继成;宋永强;李越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3D5/10 | 分类号: | E03D5/10;E03D9/08;A47K13/1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德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林才桂 |
| 地址: | 518125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马桶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马桶,尤其涉及一种马桶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卫生间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对 传统蹲式便池的一种改进,马桶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通常,马桶包括有本体, 旋转装设于本体后端上方的座圈和便盖,装设于本体后端内部的冲水装置。根 据不同的使用目的,人们需要用手接触座圈、便盖和冲水开关,从而容易相互 感染病菌,传播疾病。
因此,有必要研究开发一种能控制座圈、便盖的自动启闭和自动冲水的马 桶控制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马桶控制装置,所述马桶包括本 体、座圈和便盖,本体内装设有冲水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装设于马桶本体 内的用于驱动冲水装置的第一马达、用于驱动座圈的第二马达及用于驱动便盖 的第三马达;装设于马桶上的对应第一马达的第一传感器、对应第二马达的第 二传感器及对应第三马达的第三传感器;控制所述马达转动的驱动电路,及连 接于所述驱动电路与所述传感器之间的微处理器,当其中一个传感器感应到有 用户靠近时,所述传感器发出信号至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通过驱动电路控 制相应的马达转动。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为:当第三传感器感应到用户离开时,所述微处理器 通过控制驱动电路驱动第三马达反转从而闭合便盖,驱动第一马达旋转而冲水。
本发明所举实施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马桶控制装置,电机转动 通过传感器及微处理器控制,使用时只需用用户身体的某个部位在传感器前感 应,不需用手直接与马桶便盖或座圈接触,避免病菌感染;而且,用户在使用 马桶过程中可以自由冲水,当用户离开马桶时,亦可以自动冲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马桶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马桶的组装结构于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马桶的座圈和便盖于开启状态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马桶控制装置的逻辑框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马桶控制装置的比较电路的电路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马桶控制装置的第一传感器与微处理器之间的 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马桶控制装置的第二驱动电路的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 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马桶,其包括本体10、座圈 20和便盖30,座圈20可旋转地装设于本体10上方的后侧,便盖30亦可旋转 地装设于本体10上方的后侧并可完全覆盖座圈20和本体10。本体10后方两 外侧分别装设有第一传感器40与第二传感器50,座圈20的后部装设有第三传 感器60,便盖30对应第三传感器60处开设有一开口32以外露第三传感器60。
请一并参阅图4,本体10后方内侧安装有冲水装置12,马达71~73,与马 达71~73相连的驱动电路81~82,及通过驱动电路81~82控制马达71~73转动 的微处理器90,所述马达71~73分别对应驱动冲水装置12、座圈20及便盖30, 所述微处理器90与传感器40、50、60相连,用于接收和处理来自传感器40、 50、60的信号,微处理器90与第三传感器60之间还连接有一比较电路100。 在本发明所举实施例中,驱动电路81可以通过一限时开关或继电器等来控制马 达71的开启,微处理器90根据接收的信号可控制限时开关或继电器导通预定 时间段,从而开启马达71,以便冲水装置12于所述预定时间段内工作,从而 完成冲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667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