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颅骨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66662.3 | 申请日: | 2008-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5924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1 |
发明(设计)人: | 杨立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立群 |
主分类号: | A61L27/40 | 分类号: | A61L27/40;A61L27/32;A61L27/34;A61L27/06;A61F2/28;C23G1/10;C25D1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博锐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孙 鑫 |
地址: | 518172广东省深圳市龙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颅骨 修复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颅骨损伤修复材料,尤其涉及一种生物型仿生颅骨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颅骨是人体骨骼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它保护和支撑脑感受器,形成容纳脑的颅腔并支撑颅面。一旦发生颅骨损伤,将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不仅影响美观,而且会使患者产生不安全感,甚至引起颅骨缺损综合症、脑萎缩、外伤性癫痫等多种不良后果。目前颅骨缺损的修复材料较多,如有机玻璃、羟基磷灰石(HAP)材料、钛网等等,各有优缺点。有机玻璃的生物相容性较差,临床应用不广泛;HAP材料生物相容性好,但是制造成本高昂,并且HAP随时间推移,被人体逐渐吸收,强度会有所下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是钛网,其既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又有足够的强度,制作容易,但是以上产品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着共同的缺点:
1.不能起到防震、隔音、缓冲的功能
我们知道人体颅骨是由内板、外板二层组成,中间有少量结缔组织,这种结构可以有效地起到防震、隔音、缓冲作用,同时又有部分隔冷隔热作用,因此如何在设计中考虑除修复材料的强度、生物相容性外,如果还能设计出类似中间缓冲层结构,具有与之相似功能,就可以消除目前修复材料在这方面存在的不足。
2.生物活性无法体现
目前颅骨修复材料的组织相容性可以得到充分的满足,但都不具备生物活性。由此可以产生的不良结果就是固定钛网的螺钉或钢丝长时间压迫颅骨边缘,造成颅骨局部骨缺血,导致骨质疏松、骨吸收,进而造成脱钉、网板松动、网板移位等不良事件的发生。
中国专利200720119254.0公开了一种颅骨修复钛网,包括顶面和底面,顶面和底面之间有若干贯通的网钉孔,网钉孔按行和列排列,所述网钉孔是方形通孔同圆锥形的埋头孔相互贯通的组合,该专利所述颅骨修复钛网不能起到防震、隔音、缓冲的作用,又不具有生物活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生物活性且具有防震、隔音、缓冲作用的颅骨修复材料。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具有生物活性及防震、隔音、缓冲作用的颅骨修复材料的方法。
为实现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颅骨修复材料,具有钛网支架,钛网支架一侧设有仿生层。
所述钛网支架表面具有由羟基磷灰石和二氧化钛组成的膜层。
所述仿生层由硅胶、膨化聚四氟乙烯、复合明胶海绵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制成。
所述仿生层厚度为0.7~1.0cm。
所述仿生层与钛网支架相邻的一侧具有突起部。
所述突起部为锁扣。
为实现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颅骨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钛网支架的整体表面经微弧氧化处理形成生物陶瓷膜层;
2)采用仿生材料,制成厚度为0.7~1.0cm的仿生层,仿生层一侧表面具有能够与钛网支架牢固结合在一起的突起部;
3)将步骤1)所得钛网支架和步骤2)所得仿生层紧密结合成一体。
所述步骤1)具体为:a)用丙酮及去离子水超声波清洗钛网;b)用比例为1∶3的氟化氢/硝酸混合液处理15秒,去除钛网表面氧化层;c)去离子水清洗,烘干;d)电解,电解液成分包括(CH3COO)2·H2O和NaH2PO4·2H2O。
电解参数:电压200V至600V,真空比5%至50%,频率100Hz至800Hz;电解液的配比:(CH3COO)2·H2O终浓度为23.01g/L,NaH2PO4·2H2O终浓度为9.4g/L,用去离子水及NaOH调整电解液PH值为10.0~11.0。
电解参数优选为:电压300V,真空比25%,频率400Hz,电解液PH值为10.5。
所述步骤2)具体为:根据仿生层模具形状和钛网支架网孔的位置,用医用硅胶或者膨化聚四氟乙烯或者复合明胶海绵制备出单面带锁扣的仿生层。
所述步骤2)还可以具体为:根据仿生层模具形状,外层选用藻质硅胶或者膨化聚四氟乙烯,注塑成球束式中间层,球内注入适量的液态硅胶或生理盐水封闭外口。
本发明所用英文缩写解释:
HAP:羟基磷灰石;
e-PTEF:膨化聚四氟乙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立群,未经杨立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666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