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谐振柱加工制造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65705.6 | 申请日: | 2008-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3440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06 |
发明(设计)人: | 邢章红;陈兵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国人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53/00 | 分类号: | B21D53/00;B21D22/20;B21D35/00;B21D28/24;B21D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57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谐振 加工 制造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器件加工制造工艺,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谐振柱加工制造工艺。
【背景技术】
微波通信射频微波采用的谐振柱品种繁多,作为谐振器件,谐振柱属于大批量生产的产品,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是我们的目标。谐振柱外形多为圆柱体,内部中空,顶部带有圆盘,且要求壁厚均匀一致。在行业内按照传统的制造工艺通常是采用车床进行粗车加工后再进行精车车削加工。但是由这种工艺制得的谐振柱内腔深度不一,法兰直径大小不一,而且还经常会出现异型法兰的情况;同时面对如此规格众多,生产量大的零件,仅靠一件一件地加工,根本无法提高生产效率,而且材料也得不到充分的利用,不仅耗时费工,劳动强度大、生产率低,而且零件的加工一致性也得不到很好的保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谐振柱加工工艺落后,生产效率低的缺点,提出一种高效的生产制造加工工艺,采用这种工艺,可以在一台压力机上完成多道冲压成形工序,实现由成形、冲孔、精整及切边的全自动生产,生产效率高,劳动条件好,生产成本低。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谐振柱加工制造工艺,包括板坯落料、落料后在多工位压力机上对板坯进行多次拉深成形,其特征在于,落料后在多工位压力机上对板坯进行3次以上的连续拉深成形为谐振柱的圆筒部分,其中每次拉深的直径依照
d1=2(n-1)/(n-1)*d,d2=[2(n-1)-1]/(n-1)*d,...dn=[2(n-1)-(n-1)]/(n-1)*d呈递减趋势最终至需要大小,上式中n≥3;
谐振柱的圆筒部分拉深成形后,圆筒部分的底部再经过底部成形工序;
成形后的底部需冲出一与谐振腔中央凸台的连接的孔。
进一步地,底部冲孔后需经过整形工序,精整使所加工谐振柱达到设计要求。
进一步地,整形后的工件还需经切口工序,切边使谐振柱法兰直径统一。
进一步地,所述加工制造工艺所用材料为黄铜或低碳钢或合金铝。
在本发明中,谐振柱加工制造工艺的特别之处在于落料后在多工位压力机上对板坯进行3次以上的连续拉深成形为谐振柱的圆筒部分,其中每次拉深的直径依照一定比例呈递减趋势最终至需要大小;由于本加工制造工艺在拉深工艺中属于变薄拉深,多次连续成比例趋势拉深可以防止拉深过程中起皱和拉裂或出现其它废品的情况,同时本加工制造工艺适用于多工位压力机,可以实现由成形、冲孔、精整及切边的全自动生产,生产效率高,劳动条件好,生产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三次连续拉深的工艺流程图;
图2为实施例一谐振柱圆筒部分半径变化图;
图3为实施例二五次连续拉深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高效的生产制造加工工艺,采用这种工艺,可以在一台压力机上完成多道冲压成形工序,实现由成形、冲孔、精整及切边的全自动生产,生产效率高,劳动条件好,生产成本低。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以及附图详述本发明。
实施例一:
本发明是将板料经过落料及多次的缩小直径的变薄拉深,使它成为带法兰的深圆筒形件,再对其底部进行成形并冲孔,最后进行整形、切口的加工制造工艺。本工艺所用板坯材料为黄铜或低碳钢或合金铝,符合多工位连续冲压成形的要求,成形的谐振柱具有薄、匀、轻、强等特点,是一种高效的生产方法。采用这种多工位连续模,可以在一台压力机上完成多道冲压成形工序,实现由成形、冲孔、精整及切边的全自动生产。生产效率高,劳动条件好,生产成本低。
在本实施例中,落料后在多工位压力机上对板坯进行3次连续拉深成形为谐振柱的圆筒部分,其中每次拉深的直径依照
d1=2(n-1)/(n-1)*d,d2=[2(n-1)-1]/(n-1)*d,...dn=[2(n-1)-(n-1)]/(n-1)*d呈递减趋势最终至需要大小,由于上式中n=3,所以直径变化为
第一次拉深:d1=2*d,
第二次拉深:d2=3/2*d,
第三次拉深:d3=d。
选取三次连续拉深发明实施的具体工艺过程如下:
1)将合金铝材质的板坯进行落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国人通信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国人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657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