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阻火传热器以及带有阻火传热器的加热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065514.X | 申请日: | 2008-03-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3272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16 |
| 发明(设计)人: | 林光湧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光湧 |
| 主分类号: | F24H9/00 | 分类号: | F24H9/00;F28F1/00;F28F3/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郭伟刚;林俭良 |
| 地址: | 中国香港*** | 国省代码: | 中国香港;8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传热 以及 带有 加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传导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阻火传热器以及带有该阻 火传热器的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的一些加热设备,例如食品蒸汽柜、热水器等,通常是采用液化气作 为燃料,燃烧产生热量,加热水管,从而加热水管内的水,以产生热水、蒸汽 等。燃烧产生并经过与水管热交换的烟气直接的排到环境中。这种结构的加热 设备的换热效率较低,排出的烟气通常还带有较高的热量。为了提高换热效率, 现有的做法是通过将排烟管道设计成蛇形或迷宫型,使得烟气在其内迂回前 行,从而延缓增加烟气的换热时间。然而,这种迂回方式的烟气排放,烟气排 放的行程过长,必然会造成烟气排放不畅,妨碍燃烧器的燃烧,使得燃烧不充 分,而损耗更多的能量,甚至因为燃烧不充分而产生有毒气体,如CO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迂回型排烟管道的行 程长、烟气排放速度低的缺陷,提供一种对烟气排放影响小、换热效率高的阻 火传热器。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加热设备的迂回型 排烟管道的行程长、烟气排放速度低的缺陷,提供一种对烟气排放速度影响小、 换热效率高的加热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阻火传热器,包括 具有相通的进口和出口的壳体,所述壳体设有至少一个导热板,所述导热板上 设有多个错位排列的阻火件;所述阻火件与所述导热板之间形成连通所述进口 和出口的气流通道。
在本发明的阻火传热器中,所述导热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导热板和第二 导热板。
在本发明的阻火传热器中,所述阻火件包括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导热板和 第二导热板上、相对设置的第一组阻火件和第二组阻火件。
在本发明的阻火传热器中,所述第一组阻火件和第二组阻火件的阻火件分 成多行排列,并且第一组阻火件与第二组阻火件的每一行相间隔排列,并且相 邻的所述阻火件相互错位排列。
在本发明的阻火传热器中,所述第一组阻火件的顶端与所述第二导热板之 间具有缝隙;所述第二组阻火件的顶端与所述第一导热板之间具有缝隙。
在本发明的阻火传热器中,所述阻火件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一导热板上的第 一组阻火件和第二组阻火件,所述第一组阻火件和第二组火件间隔排列;并且, 所述第一组阻火件的顶部与所述第二导热板之间具有缝隙,第二组阻火件的根 部与所述第一导热板之间具有缝隙。
在本发明的阻火传热器中,所述导热板包括多个相对设置的第一导热板和 第二导热板;并且相邻的导热板之间设有所述阻火件。
在本发明的阻火传热器中,所述阻火件为倒“V”字形、圆弧形、板状中 的任一种;所述导热板为矩形、倒锥形或者不规则形;所述阻火件排列成倒三 角形阵列或矩形阵列。
在本发明的阻火传热器中,所述第一导热板和第二导热板分别为所述外壳 的两侧侧壁。
本发明解决其另一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带有阻火传热 器的加热装置,包括燃烧器以及与所述燃烧器的燃烧出口连通的阻火传热器; 所述阻火传热器包括具有相通的进口和出口的壳体;所述进口与所述燃烧器的 燃烧出口相通;所述壳体设有至少一个导热板,所述导热板上设有多个错位排 列的阻火件;所述阻火件与所述导热板之间形成连通所述进口和出口的气流通 道。
实施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燃烧器的燃烧出口加入阻火传热 器,并且阻火传热器设置有多个错位排列的阻火件,而且阻火件与导热板之间 形成连通进口和出口的气流通道,从而使得燃烧器燃烧出来的烟气可以进入到 阻火传热器内,并与阻火件发生碰撞传热,并且碰撞后能够迅速的通过阻火件 与导热板之间的气流通道从出口排出;并且烟气行程的增加十分有限,因此不 会阻碍烟气的排放,使得气流始终保持畅通,不会因为气流不畅使得缺少氧气 而阻碍燃烧,而且燃烧产生的火焰能够在阻火件的阻挡下停留,能够增加与阻 火件的热交换,并且充分的利用烟气的余热,大大地提高的加热装置的热交换 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阻火传热器的第一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图2是根据图1中A-A剖视方向得到的剖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阻火传热器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剖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光湧,未经林光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6551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