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多对一接入方式的骨干桥接网络中的数据转发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65458.X | 申请日: | 2008-0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5251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7 |
发明(设计)人: | 张宝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56 | 分类号: | H04L12/56;H04L12/4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永杰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曹建军 |
地址: | 518057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接入 方式 骨干 网络 中的 数据 转发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以太网二层/三层交换机设备交换技术,尤其涉及骨干桥接网络中在多对一的接入方式下的数据转发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运营商级以太网交换机领域,PBT(Provider BackboneTransport,骨干服务传输)技术逐步成为热点技术之一。相对于另一主流技术MPLS(Multiple Protocol Label Switching,多协议标记交换技术),PBT保持了以太网低成本和简易性的特点,而且还提供50ms的链路保护功能,具有良好的实用性特点。
PBT是对802.1ah的延伸和增强,是一项简单的点对点通道技术。它在运营商网络层面关闭了传统以太网复杂的MAC地址学习、广播和生成树协议。基于运营商源和目的MAC地址建立面向连接的中继隧道,提供可控、可管的经济高效的路径中继。
在PBT的边缘设备上,可以为用户网络提供多种接入方式,用户可以通过端口接入,或者通过VLAN(Virtual LAN,虚拟局域网)接入,或者通过SVLAN(Stack VLAN,又称QinQ,vlan堆叠)接入。每个用户都对应一个服务实例I-SID(Service Instance ID,服务实例),不同实例中的用户不能相互通信,运营商负责为用户分配I-SID,多个用户可以映射到相同的I-SID中。上行(用户数据包到PBT网络)的时候,用户的地址被封装一层PBT的二层头,下行(用户数据包离开PBT网 络到用户网络)的时候,再恢复为用户的数据包。在PBT网络中,相同I-SID有两种连接方式:点对点连接和多点连接,如图1所示的点对点连接下的PBT组网示意图和图2所示的多点连接下的PBT组网示意图。
对于多用户映射到同一个I-SID中的情况,如果允许这些用户彼此通信,下行就存在c_vlan(customer vlan,用户VLAN)的翻译问题。现有技术采用的是按MAC+VLAN进行MAC地址学习及转发,而在查找目的MAC地址或者广播时,需要用出口的c_vlan,而不是用封装在数据包中的c_vlan,在多对一的环境中要获得出口的c_vlan比较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多对一的接入方式下骨干桥接网络中的数据转发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基于多对一接入方式的骨干桥接网络中的数据转发方法,
上行链路:
A、从数据包中获取用户原MAC地址C_SA,从用户接入属性表中获取用户的服务实例ID I-SID,按C_SA+I-SID进行原MAC地址学习,同时从数据包中获取用户的单层/多层虚拟局域网VLAN信息并将其写入MAC+I-SID地址表中;
B、若I-SID是点对点的连接,则直接根据用户接入属性表中的隧道索引所绑定的隧道信息转发所述数据包,之后退出本流程,否则进入下步;
C、若数据包为单播包,从数据包中取出用户目的MAC地址C_DA, 按C_DA+I-SID查找MAC+I-SID地址表,根据该表中的隧道信息转发数据包;若为广播包,查看广播成员表,对于其中的本地用户,将数据包中单层/多层VLAN信息替换成目的用户的相关信息后再转发,对于异地用户,根据该表中的隧道信息向用户转发数据包;
下行链路:
a、若I-SID是点对点的连接,则进入步骤b,否则从数据包中取出C_SA,按C_SA+I-SID进行原MAC地址学习;
b、若数据包为单播包,则从数据包中取出C_DA,按C_DA+I-SID查找MAC+I-SID地址表,从该表中取出目的用户的单层/多层VLAN信息替换数据包中的相关信息,然后转发该数据包;否则,查看广播成员表,对于其中的本地用户,将数据包中单层/多层VLAN信息替换成目的用户的相关信息后再转发,对于异地用户,根据该表中的隧道信息向用户转发数据包。
其中,所述用户接入属性表包含各用户的接入方式、骨干服务传输PBT网络的接入方式、隧道索引;所述I-SID实例表包含各服务实例的配置信息、PBT的接入方式、隧道索引;所述MAC+I-SID地址表包含各用户的MAC、I-SID、单层/多层信息、端口、隧道信息;所述广播成员表包含各成员的端口、单层/多层信息。
其中,在上行链路的步骤A之前还包括:根据用户接入属性表判断PBT网络的接入方式,如果是多对一,则进入下步,否则照一般方法进行MAC地址学习及数据转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6545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油箱
- 下一篇:在连铸设备内对可调节的辊式扇形架进行调整和控制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