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缓冲区状态报告的发送方法及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065154.3 | 申请日: | 2008-01-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8391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15 |
| 发明(设计)人: | 高闻;章校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W72/04 | 分类号: | H04W72/04;H04W72/1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129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缓冲区 状态 报告 发送 方法 及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领域,特别是涉及缓冲区状态报告的发送方法及 其装置。
背景技术
长期演进(LTE,Long Term Evolution)项目主要针对3GPP组织准备 在未来10年间推动的移动通信体系架构。在现有的LTE系统中,基站对不 同终端的上行传输进行统一调度,从而提高信道利用率。上行动态调度的 过程,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终端在定时器或事件触发下向基站发送上行调度信息报告。 在上行调度信息报告中,最重要的是缓冲区状态报告(BSR,Buffer Status Report),另外还可能包括功率净空(Power Headroom)报告等。
步骤二、基站根据可用资源情况和所有终端的上行调度信息,按一定 策略为终端分配资源,并生成终端上行传输的授权信息。
步骤三、基站将该授权信息发送给终端。
步骤四、终端根据该授权信息上行发送数据和控制信息。
在LTE系统中,为了减少报告上行调度信息的开销,可以将终端内的 上行缓冲区(通常是无线链路控制层的上行发送缓冲区)根据对应无线承 载(RB,Radio Bearer)的优先级进行分组,再分组报告缓冲区状态。也可 以控制发送BSR的频度,即通过控制BSR的触发条件来进一步减少报告上 行调度信息的开销。现有的BSR触发条件主要有以下几种:
1、总的缓冲区尺寸增长大于门限。
终端中每个上行发送缓冲区的尺寸都是有限的,该方法利用总缓冲区 的情况来判断是否为BSR触发事件。
2、从上次发送BSR以来的时间超过门限。
3、高优先级数据到达缓冲区。
根据业务的QoS要求和信令的紧急程度等因素,LTE系统为每个上行 RB分配相应的优先级,并根据优先级进行上行资源调度和数据发送。
由上述公开的技术方案可知,现有技术的缺陷在于:
1)没有考虑到各上行缓冲区的饱满程度,可能由于上行发送缓冲区溢 出而产生丢包现象,不适于对丢包率敏感度较高的业务;
2)对时延的敏感度要求不同的业务,系统难以确定合适的时延门限, 从而产生冗余BSR或数据被丢弃,不适于对时延敏感度较高的业务。
3)较高的优先级设置要求会导致系统难以确定合适的相对优先级作为 高优先级,从而产生冗余BSR,BSR报告不及时等问题,这将导致系统提 供的区别服务与RB优先级顺序不一致。
由上可见,现有技术中的BSR发送方法无法为基站提供及时、高效、 兼顾优先级服务要求的缓冲区状态信息,不能满足对丢包率或者时延敏感 度较高,或者需按照优先级顺序进行服务的业务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BSR发送方法无法满足为基站提 供及时、高效、兼顾优先级服务要求的缓冲区状态信息的问题。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缓冲区状态报告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终端为无线承载设置上行发送缓冲区占用率门限,上行发送缓冲区的 实际占用率达到所述上行发送缓冲区占用率门限时,认为是缓冲区状态报 告BSR触发事件,或者
终端为无线承载设置上行发送缓冲区时延门限,上行发送缓冲区内队 列头数据的等待时间达到所述上行发送缓冲区时延门限时,认为是BSR触 发事件,或者
终端为每个上行发送缓冲区配置指针,所述指针用于指示相应的缓冲 区内已报告数据的位置,终端中最高优先级的上行发送缓冲区有未报告的 数据或所有上行发送缓冲区的等待数据中优先级最高的所有数据均为未报 告数据时,认为是BSR触发事件;
所述终端生成BSR,并将所述BSR发送给基站。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 一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触发条件设置单元,用于设置门限;
BSR触发单元,用于确定触发条件满足时,触发BSR生成发送单元;
BSR生成发送单元,用于根据BSR触发单元的触发生成BSR,并将所 述BSR发送给基站。
本发明通过确定BSR事件并发送BSR的方法,在降低BSR发送开销 的同时,能够为基站提供及时、高效、兼顾优先级服务要求的缓冲区状态 信息,从而适用于对丢包率敏感,对时延敏感,或有优先级服务顺序要求 的不同业务。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651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高效布袋除尘器及其吹清灰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处理异构系统间切换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