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孔材料填充杯形薄壁结构的组合式缓冲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64821.6 | 申请日: | 2008-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0305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2 |
发明(设计)人: | 刘荣强;邓宗全;罗昌杰;李萌;李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F1/36 | 分类号: | F16F1/36;F16F7/1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同恩 |
地址: | 150001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孔 材料 填充 薄壁 结构 组合式 缓冲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缓冲器。
背景技术
薄壁金属圆柱管是传统的吸能结构,也是应用最广泛的缓冲吸能结构之一,但是薄壁金属圆柱管作为缓冲器在冲击过程中,其载荷波动较大,使被保护对象会受到不平稳的冲击载荷,且单位体积内吸收的能量较小。铝蜂窝及泡沫铝缓冲器在结构耐撞性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铝蜂窝及泡沫铝缓冲器存在比吸能相对较小的问题,不利于缓冲器的轻量化及小型化设计。
于是,在此基础上,诞生了用铝蜂窝及泡沫铝等多孔材料填充在薄壁结构的组合式缓冲器,主要有铝蜂窝及泡沫铝等多孔材料填充在薄壁金属圆柱管中和铝蜂窝及泡沫铝等多孔材料填充在帽形薄壁结构中两种形式,通过组合,多孔材料和薄壁结构在缓冲过程中能够同时工作,另外,多孔材料与薄壁结构之间存在相互作用效应,使得这两类组合式缓冲器的缓冲吸能能力得到了大大的提高,但是,对于铝蜂窝及泡沫铝等多孔材料填充在薄壁圆柱管的组合式缓冲器,其缺点是在缓冲的开始阶段,其冲击力很大,而过了这一阶段,缓冲力将趋于平稳。而对于将泡沫铝等多孔材料填充在帽形薄壁结构中的组合式缓冲器,它不方便应用在工作空间为圆柱或类似于圆柱形的场合,因此,它不利于这两类组合式缓冲器的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组合式缓冲器存在在缓冲的开始阶段,其冲击力很大以及不方便应用在工作空间为圆柱或类似于圆柱形的场合的问题,提供一种多孔材料填充杯形薄壁结构的组合式缓冲器。本发明的第一种技术方案由薄壁的金属杯形(薄壁的概念为金属杯形结构的壁厚小于金属杯形结构平均直径的1/20,以下的薄壁结构的意义相同)外壳、多孔缓冲材料芯和薄壁板组成,薄壁的金属杯形外壳的杯口端与薄壁板固定连接,多孔缓冲材料芯设置在薄壁的金属杯形外壳与薄壁板之间的空间内。(第一种技术方案称为“单杯形”)
本发明的第二种技术方案由第一薄壁的金属杯形外壳、多孔缓冲材料芯体和第二薄壁的金属杯形外壳组成,第一薄壁的金属杯形外壳的杯口端与第二薄壁的金属杯形外壳的杯口端固定连接,多孔缓冲材料芯体设置在第一薄壁的金属杯形外壳与第二薄壁的金属杯形外壳之间的空间内。(第二种技术方案称为“双杯形”)
本发明多孔材料填充杯形薄壁结构的组合式缓冲器,当输入外部冲击力时,薄壁杯形结构、多孔缓冲材料将同时起作用,通过塑性屈曲和坍塌来吸收冲击能量,另外,由于薄壁杯形结构与多孔缓冲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效应,使得该缓冲器的吸能能力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多孔材料填充杯形薄壁结构的组合式缓冲器具有单位体积吸收能量大、单位质量吸收的能量大(比吸能大)的优点,有利于缓冲器的轻量化设计及小型化设计。
2、由于该多孔材料填充杯形薄壁结构的组合式缓冲器的所有构件均采用金属材料,使得该缓冲器能够很好地适应不同的环境温度,扩大了该缓冲器的使用范围。
3、本发明多孔材料填充杯形薄壁结构的组合式缓冲器的截面为圆形的结构形式,而腿式着陆器的着陆腿为圆柱形,在满足冲击力的条件下,使得该缓冲器可以方便地填充在腿式着陆器中以吸收着陆时的冲击能量。
4、应用范围广。该缓冲器可应用在汽车安全及高速列车的结构耐撞性领域中,还可以应用在腿式航天着陆器领域,以便成功实现腿式航天着陆器在所探测星球表面的软着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种技术方案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向视图,图3是薄壁的金属杯形外壳1和薄壁板3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是第一种技术方案中多孔缓冲材料芯2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第二种技术方案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的B向视图,图7是第一薄壁的金属杯形外壳4和第二薄壁的金属杯形外壳6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8是第二种技术方案中多孔缓冲材料芯体5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参见图1~图4)本实施方式由薄壁的金属杯形外壳1、多孔缓冲材料芯2和薄壁板3组成,薄壁的金属杯形外壳1的杯口端与薄壁板3固定连接,多孔缓冲材料芯2设置在薄壁的金属杯形外壳1与薄壁板3之间的空间内。
具体实施方式二:(参见图1、图3)本实施方式薄壁的金属杯形外壳1的杯底部转角处为外圆角形1-1。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参见图1、图3)本实施方式薄壁的金属杯形外壳1的杯沿部转角处为内圆角形1-2。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二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648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汞碱性锌锰和锌银扣式电池负极盖表面处理方法
- 下一篇:多路红外线遥控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