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环槽的水润滑止推轴承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64469.6 | 申请日: | 2008-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8550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15 |
发明(设计)人: | 曲建俊;代汉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C17/08 | 分类号: | F16C17/08;F16C33/1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果瑞 |
地址: | 150001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环 润滑 轴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止推轴承。
背景技术
目前,止推轴承采用的是整体式自调心直槽结构,即在圆环形的摩擦表面上加工出若干径向上的等宽水槽,形成扇形块状的承载表面,轴承底座与机座间采用球面支承的自调心结构。这种结构主要是为了增加水的流动性,提高冷却作用,以降低止推轴承摩擦表面和内部的温度,并使各处承载均匀。此外,日本研制了螺旋槽式水润滑止推轴承;公告号为CN 1719055、公告日为2006年1月11日的发明专利公开了《螺旋槽水润滑橡胶合金轴承》;公告号为CN 1124827、公告日为1996年6月19日的发明专利公开了《双旋式水润滑推力轴承》,近年来又开发出一种分块调心式止推轴承。但是,直槽结构止推轴承存在摩擦磨损性能差、对磨盘易发生磨损和出现裂纹、承载能力低、使用寿命短、不容易形成流体动压润滑和工作过程不可靠的问题;螺旋槽结构止推轴承存在承载面积小和承载能力低的问题;双旋式结构止推轴承存在结构复杂、轴向尺寸大和摩擦性能差的问题;分块调心式止推轴承存在结构复杂、加工工艺复杂和成本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止推轴承存在摩擦磨损性能差、对磨盘易发生磨损和出现裂纹、承载面积小、承载能力低、使用寿命短、不容易形成流体动压润滑、工作过程不可靠、结构复杂、轴向尺寸大、加工工艺复杂和成本高等问题,进而提供一种带环槽的水润滑止推轴承。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带环槽的水润滑止的摩擦表面上沿径向开有等宽水槽,所述等宽水槽沿摩擦表面的周向分布,所述相邻两个等宽水槽之间的摩擦表面上形成扇形块状承载面,所述扇形块状承载面上沿周向开有一至两级环槽。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显著提高摩擦磨损性能,对磨盘的磨损和裂纹发生现象明显减轻,本发明承载面积大、承载能力高、使用寿命长、容易形成流体动压润滑、工作稳定可靠。本发明还具有结构简单、轴向尺寸小、加工工艺简单和成本低等优点。本发明的实际应用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水环境作业机械的整机效率和可靠性,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很好的发展潜力和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立体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图3是图1的B-B剖视图,图4是图1的C-C局部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止推轴承的摩擦表面1上沿径向开有等宽水槽2,所述等宽水槽2沿摩擦表面1的周向分布,所述相邻两个等宽水槽2之间的摩擦表面1上形成扇形块状承载面,所述扇形块状承载面上沿周向开有一至两级环槽3。
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止推轴承的摩擦表面1上的等宽水槽2的个数为14~16。如此设置,摩擦性能更好。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扇形块状承载面上沿周向开设一级环槽3。如此设置,摩擦性能更好。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四: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相隔一个扇形块状承载面上沿周向开设的一级环槽3为等宽环槽。如此设置,摩擦性能更好。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三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五: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扇形块状承载面上沿周向开设两级环槽3,所述两级环槽3交错设置。如此设置,摩擦性能更好。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四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六:结合图1和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止推轴承的摩擦表面1上的等宽水槽2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的奇数或偶数边2-1倒圆角,其圆角半径为R。如此设置,摩擦性能更好。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二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七:结合图1和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等宽水槽2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的奇数或偶数边2-1的圆角半径R为2mm~4mm。如此设置,摩擦性能更好。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六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644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