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充气式介电弹性体半球形驱动器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64273.7 | 申请日: | 2008-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5232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7 |
发明(设计)人: | 冷劲松;刘彦菊;刘立武;施亮;张震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N1/00 | 分类号: | H02N1/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果瑞 |
地址: | 150001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气式 弹性体 半球形 驱动器 | ||
1、一种充气式介电弹性体半球形驱动器,它由基板(1)、第一软片(2)、第二软片(3)、第一预拉伸介电弹性体薄膜(4)、第二预拉伸介电弹性体薄膜(5)、第一电极(6)、第二电极(7)、第一铝箔(8)和第二铝箔(9)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软片(2)的内表面(2-1)上贴覆有第一预拉伸介电弹性体薄膜(4),所述第二软片(3)的内表面(3-1)上贴覆有第二预拉伸介电弹性体薄膜(5),所述第一预拉伸介电弹性体薄膜(4)的底端面和第二预拉伸介电弹性体薄膜(5)的底端面与基板(1)的上端面贴合,所述第一预拉伸介电弹性体薄膜(4)上端的内立面(4-1)与第二预拉伸介电弹性体薄膜(5)上端的内立面(5-1)贴合,所述第一预拉伸介电弹性体薄膜(4)的1/4球形薄膜(4-2)和第二预拉伸介电弹性体薄膜(5)的1/4球形薄膜(5-2)的内表面上涂覆第一电极(6),所述第一预拉伸介电弹性体薄膜(4)的1/4球形薄膜(4-2)和第二预拉伸介电弹性体薄膜(5)的1/4球形薄膜(5-2)的外表面上涂覆第二电极(7),所述第一电极(6)与基板(1)之间形成半球形空间(10),所述第一电极(6)的外表面上以第一软片(2)和第二软片(3)为界左右各引出一条第一铝箔(8),所述第二电极(7)的外表面上以第一软片(2)和第二软片(3)为界左右各引出一条第二铝箔(9),所述第一软片(2)的底板(2-2)和第二软片(3)的底板(3-2)上开有与半球形空间(10)相通的充气孔(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充气式介电弹性体半球形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拉伸介电弹性体薄膜(4)和第二预拉伸介电弹性体薄膜(5)的厚度均为0.1mm~1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充气式介电弹性体半球形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6)和第二电极(7)的厚度均为0.0005mm~0.00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充气式介电弹性体半球形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的厚度为2cm~5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充气式介电弹性体半球形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软片(2)和第二软片(3)的厚度均为5mm~1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充气式介电弹性体半球形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6)和第二电极(7)均由石墨材料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充气式介电弹性体半球形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由木质材料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充气式介电弹性体半球形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软片(2)和第二软片(3)均由硬纸板材料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充气式介电弹性体半球形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拉伸介电弹性体薄膜(4)和第二预拉伸介电弹性体薄膜(5)均由丙烯酸或硅橡胶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6427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交换器
- 下一篇:移动无线电通信系统中的资源分配控制方法和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