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发射迭代法的全数字B超仪超声波失常的抑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63608.3 | 申请日: | 2008-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1385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03 |
发明(设计)人: | 郑音飞;李鹏;乔义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8/14 | 分类号: | A61B8/14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关寿 |
地址: | 310027***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发射 迭代法 数字 超声波 失常 抑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全数字B超仪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发射迭代法的全数字B超仪超声波失常的抑制方法。
背景技术
医学超声成像中的失常通常是通过换能器阵列信号的到达时间和振幅波动来建模的,该方法是对物理失常过程的近似,并可通过使用延时和振幅滤波器来校正发射信号,但严重失常时对这种滤波器的测定是非常困难的。
在医学超声成像中通常利用超声波在生物组织中传播时的非线性特性,同样也带来噪声,超声图像中噪声的主要来源是换能器和生物组织间的失常和多重反射,这两者都是由组织声学性质的空间差异性造成的,这些差异性主要在靠近体表的部分如体壁等部位出现。在很多情况下,图像分辨力的降低可能会使得基于这些图像的可靠诊断难以得到。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发射迭代法的全数字B超仪超声波失常的抑制方法。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基于发射迭代法的全数字B超仪超声波失常的抑制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
(1)B超仪的超声换能器探头发射原始信号;
(2)探头接收反馈信号,后将反馈信号传输至微处理器;
(3)微处理器对反馈信号进行迭代处理;
(4)迭代处理的信号又通过探头发射;
(5)探头再次接收反馈信号;
(6)返回至第(3)步,重复(3)-(6)步数次;
(7)显示图像。
所述的基于发射迭代法的全数字B超仪超声波失常的抑制方法,迭代处理过程重复6-8次。
所述的基于发射迭代法的全数字B超仪超声波失常的抑制方法,B超仪的微处理器设于主板之上,主板设有电源接口、串口、硬盘接口、SD卡接口、USB接口、超换能器探头接口、系统总线接口、网络接口、LCD接口;微处理器通过连线与上述各接口相连;微处理器还通过连线与内存、电子硬盘、存储器、配置芯片相连。
本发明给出了一种基于发射迭代算法的全数字B超仪超声波失常的抑制方法,该方法使用滤波器估算来校正发射声束,得到的声束引起声波的背向散射,这种背向散射声束更适合对信号到达的时间和振幅进行估算,从而使得对换能器的建模变得更加方便,最终应用在全数字B超仪上来减少和抑制超声波失常。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流程框图。
图2是3D仿真模型图。
图3是试验效果比对图。
图4是试验结果曲线比对图。
图5是本发明系统框图。
图6是USB模块接口连线图。
图7是串口模块连线图。
图8是CF/IDE和SD卡接口模块连线图。
图9是LCD模块电路方框图。
图10是ARM与FPGA接口方框图。
图11是本发明系统控制及流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如图1、11所示,基于发射迭代算法的全数字B超仪超声波失常的抑制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
(1)全数字B超仪的超声换能器探头向人体发射原始信号;
(2)从人体反馈回信号,由探头接收,反馈信号被传输至微处理器即CPU;
(3)CPU对反馈信号进行迭代处理;
(4)迭代处理的信号又通过探头向人体发射;
(5)探头再次接收反馈信号;
(6)返回至第(3)步,重复(3)-(6)步8次;
(7)最后,显示图像。
系统框图11(图示中粗线为信号流程,细线为控制流程)中的主要信号定义如下:
48路发射波形;发射波形驱动后;
探头I/O信号;48路回波信号;
预放后的回波;TGC放大后的回波;
整序对折后的回波;TGC:TGC信号
24路A/D输出;波束合成器输出;
A/D采样时钟;
信号处理输出;数据头Dsphead、数据时钟Dspclk;
图象处理输出;数据头Imphead、数据时钟Impclk;
图象总线:8位数据数据时钟Dscclk、
数据头Dschead、块地址BlockX和BlockY;
PCI总线:实时控制模块与系统主控制器之间的连接。
发射声束失常校正的迭代过程被定义为:首先一组失常参数被检测到,这组参数被用来校正发射的超声声束,然后同样参数的一组新估算值将被计算出来,之后重复这个过程,也称自适应成像或自动聚焦为发射声束失常校正的迭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636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彩色血流帧相关的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中空纤维膜生物反应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