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蓄电池高效化成激励充电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63533.9 | 申请日: | 2008-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0417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2 |
发明(设计)人: | 应云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应云平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1M10/44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智平 |
地址: | 317606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蓄电池 高效 化成 激励 充电 装置 | ||
1.一种蓄电池高效化成激励充电装置,用于激励蓄电池(105) 内的电解液,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用于产生正负脉冲电流的 功放电路(100)以及电源,在功放电路(100)与电源正极之间 连接有用于驱动功放电路(100)产生正负脉冲电流的功放驱动电 路(101),所述的功放电路(100)上连接有用于对驱动功放电路 (100)产生的正负脉冲电流的宽度和幅度进行调整的整流电路 (102),所述的整流电路(102)的输出端连接到蓄电池(105) 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高效化成激励充电装置,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整流电路(102)包括相互并联连接的两条支路, 其中一条支路包括串联连接的快恢复二极管D1以及电阻R1,所 述的电阻R1上并联有电容C1,另一条支路包括串联连接的电阻 R2以及快恢复二极管D2,所述的电阻R2上并联有电容C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电池高效化成激励充电装置,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电阻R2与快恢复二极管D2之间连接有用于对 负脉冲电流进行滤波和限流的电感L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高效化成激励充电装置,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整流电路(102)包括相互并联连接的两条支路, 其中一条支路包括串联连接的快恢复二极管D1以及电阻R1,所 述的电阻R1上并联有电容C1,另一条支路包括串联连接的电阻 R2以及快恢复二极管D2,所述的电阻R2上并联有电容C2,所述 的两条支路的输入端上串联有用于对正负脉冲电流进行滤波和限 流的电感L1。
5.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蓄电池高效化成激励充电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阻R2与快恢复二极管D2之间还连接有用 于输出负脉冲电流峰值的电流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所述的蓄电池高效化成激励充电 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源正极上分别串联电阻R3和风扇控 制电路(103),所述的风扇控制电路(103)上连接有用于对功放 电路(100)进行散热的风扇(104),所述风扇(104)的输出端 连接到电源的负极组成回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高效化成激励充电装置,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蓄电池(105)与电源之间连接有用于显示蓄电 池(105)两端电压的电压表。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所述的蓄电池高效化成激励充电 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整流电路(102)的输出端上连接有保 险丝FU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应云平,未经应云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6353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