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清除溶液中有机物的丙烯酸大孔吸附树脂及生产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063481.5 | 申请日: | 2008-08-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1722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9 |
| 发明(设计)人: | 沈建华;钟轶泠;徐斌;修慧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争光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J20/26 | 分类号: | B01J20/26;C08F220/14;C08F8/32;C08F8/44 |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平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翟中平 |
| 地址: | 311106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清除 溶液 有机物 丙烯酸 吸附 树脂 生产 方法 | ||
1、一种用于清除溶液中有机物的丙烯酸大孔吸附树脂,其特征是:
(1)所述的丙烯酸大孔吸附树脂的结构式是:
(2)所述的丙烯酸大孔吸附树脂的理化指标是:
外观:白色球状颗粒;
骨架:丙烯酸系;
含水量:65~75%;
体积全交换容量:≥0.80mmol/ml;
湿真密度:1.03~1.10g/ml;
湿视密度:0.65~0.72g/ml;
比表面积:150~250m2/g;
孔容:≥0.65ml/g。
2、一种用于清除溶液中有机物的丙烯酸大孔吸附树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
(1)大孔白球生产流程:
200#汽油、丙烯酸甲酯、二乙烯苯、引发剂BPO置入I号混合釜搅拌,升温到40℃,置入II号混合釜搅拌升温到65℃~95℃,置入聚合釜同时,纯水、分散剂置入反应釜中混合反应后置入聚合釜进行聚合反应,反应时间10小时,反应生成直径不等的白球且经水冲洗后进入过滤器过滤,并对过滤后的白球进行烘干、筛分,即得所需的白球。
(2)丙烯酸大孔吸附树脂生产流程:
白球、多乙烯多胺加入酰胺化釜,搅拌、升温到100℃~165℃,时间20小时,排出尾气、抽干母液,然后用置入过滤器内,用清水进行清洗,得酰胺树脂,将50%的酰胺树脂、5%碳酸钠、45%的纯水及一氯甲烷加入季胺化釜搅拌、升温到20℃~60℃,时间50小时,置入过滤器,加入500%的纯水、20%的盐酸和30%的碱进行清洗,即得大孔吸附树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清除溶液中有机物的丙烯酸大孔吸附树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白球是由油相在水相中悬浮聚合制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清除溶液中有机物的丙烯酸大孔吸附树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1)水相:将纯水、分散剂放入反应釜,升温到50℃~60℃温度,搅拌使分散剂充分溶解后,加入氯化钠,搅拌半小时后,备用;(2)油相:将丙烯酸甲酯和二乙烯苯加入混合釜,升温到20℃~30℃温度,搅拌,加入引发剂,搅拌半小时后,将油相投入水相中;(3)稳定后,升温60℃~75℃,搅拌,聚合、保温75℃~95℃结束后,下料到过滤器,用纯水清洗到表面无分散剂后,烘干、筛分,得到合格白球。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清除溶液中有机物的丙烯酸大孔吸附树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1)将20%白球和80%多乙烯多胺投入酰胺化釜,升温100℃~165℃、搅拌反应,取样分析合格后,下料到过滤器,用纯水清洗到PH≈10,得到酰胺树脂;(2)将酰胺树脂和5%碳酸钠、45%纯水投入季胺化釜,在搅拌情况下,通入10%一氯甲烷,升温到20℃~60℃温度反应,取样分析合格后,下料到过滤器,用纯水、盐酸、碱进行洗涤到中性后,得到丙烯酸树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争光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争光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6348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