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脆弱丝织品的蚕丝蛋白加固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063256.1 | 申请日: | 2008-07-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3851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07 |
| 发明(设计)人: | 胡智文;赵丰;郑海玲;陈文兴;汪自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中国丝绸博物馆 |
| 主分类号: | D06M15/15 | 分类号: | D06M15/15;D06M13/123;D06M101/12 |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翁霁明 |
| 地址: | 310018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脆弱 丝织品 蚕丝 蛋白 加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脆弱丝织品的蚕丝蛋白加固方法,属于文物保护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丝绸是中国古老文化的象征。我国每年都有大量的丝绸文物出土,这些丝绸文物跨越了上下六千年,具有很高的历史、考古及科学价值,是我国文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我国历代政治、经济、艺术、科技诸方面极为重要的实物资料。由于蚕丝蛋白质是一种生物高分子材料,易于受多种因素影响而遭到损害。外界的水、热、氧气、光照、酸、碱、微生物等不同的因素,都会造成蚕丝蛋白质发生变性和大分子链的断裂,使丝纤维变脆弱、容易断裂,机械强度明显下降。
国内外对丝绸文物的加固保护主要有编织加固法、裱托法、加膜法、丝网加固法、树脂加固法、胶粘剂加固法、派拉纶真空加膜法、接枝共聚法等,但这些方法均存在一定的缺陷,应用受到限制。
湖北省博物馆的发明专利(200410012737)公开了“无强度丝绸的微生物加固方法”,该发明将糖类和有机酸用醋酸杆菌转化为纤维素,从而达到加固无强度丝绸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方法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效果好,可以大幅度增加丝绸文物的强度,有利于文物保护的脆弱丝织品的蚕丝蛋白加固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它采用以下步骤:
A)将蚕丝纤维按重量比1∶20~50放入到重量百分比浓度为50%的CaCl2溶液中,在98±2℃下溶解10~120分钟,将溶解液冷却、过滤,并将滤液装入透析袋中,置于去离子水中进行透析,72小时后即得到纯蚕丝蛋白溶液;
B)将脆弱丝织品按重量比1∶50~150置于重量百分比浓度为0.1%~5%的蚕丝蛋白溶液中,浸渍1分钟到2小时后取出,让其自然干燥;
C)再按重量比1∶50~150将丝织品放入重量百分比浓度为0.001~0.5%的戊二醛溶液中,在25~35℃的条件下浸渍1分钟到2小时;
D)将经过上处理的产物自然干燥后,获得经过蚕丝蛋白加固的丝织品。
所述的蚕丝纤维采用经过脱胶处理的丝素纤维或未脱胶处理的蚕丝纤维。
本发明是在助剂戊二醛的帮助下,利用蚕丝蛋白来加固脆弱丝织品,可以大幅度地提高脆弱丝织品的强度,用于丝绸文物的保护;本发明与现有技术比较,具有如下突出的优点:1)方法简单,使用方便;2)成本低、效果好,可以大幅度增加丝绸文物的强度,有利于文物的保护;3)不影响丝绸文物的外观、颜色和手感;4)利用与文物相同的材料--蚕丝蛋白来加固丝绸文物,更加符合文物保护中有关“修旧如旧”的原则,同时又具有耐久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的介绍:本发明所述的脆弱丝织品的蚕丝蛋白加固方法,它采用以下步骤:A)将蚕丝纤维按重量比1∶20~50放入到重量百分比浓度为50%的CaCl2溶液中,在98±2℃下溶解10~120分钟,将溶解液冷却、过滤,并将滤液装入透析袋中,置于去离子水中进行透析,72小时后即得到纯蚕丝蛋白溶液;
B)将脆弱丝织品按重量比1∶50~150置于重量百分比浓度为0.1%~5%的蚕丝蛋白溶液中,浸渍1分钟到2小时后取出,让其自然干燥;
C)再按重量比1∶50~150将丝织品放入重量百分比浓度为0.001~0.5%的戊二醛溶液中,在25~35℃的条件下浸渍1分钟到2小时;
D)将经过上处理的产物自然干燥后,获得经过蚕丝蛋白加固的丝织品。
所述的蚕丝纤维采用经过脱胶处理的丝素纤维或未脱胶处理的蚕丝纤维。
实施例1,A)将蚕丝纤维按重量比1∶20放入到重量百分比浓度为50%的CaCl2溶液中,在98℃下溶解10分钟,将溶解液冷却、过滤,并将滤液装入透析袋中,置于去离子水中进行透析,72小时后即得到纯蚕丝蛋白溶液;
B)将脆弱丝织品按重量比1∶50置于重量百分比浓度为0.1%%的蚕丝蛋白溶液中,浸渍1分钟后取出,让其自然干燥;
C)再按重量比1∶50将丝织品放入重量百分比浓度为0.001%的戊二醛溶液中,在25℃的条件下浸渍1分钟;
D)将经过上处理的产物自然干燥后,获得经过蚕丝蛋白加固的丝织品。
所述的蚕丝纤维采用经过脱胶处理的丝素纤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中国丝绸博物馆,未经浙江理工大学;中国丝绸博物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632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卤的阻燃性增强聚酰胺组合物
- 下一篇:一种储液罐的液位检测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