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流化床聚合反应器中引入冷凝剂方式的改进及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062156.7 | 申请日: | 2008-06-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8488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15 |
| 发明(设计)人: | 阳永荣;吴文清;骆广海;王靖岱;王树芳;韩国栋;蒋斌波;武锦涛;秦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浙江大学;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F10/00 | 分类号: | C08F10/00;C08F2/34;C08F2/01;B01J8/24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胡红娟 |
| 地址: | 10002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流化床 聚合 反应器 引入 冷凝 方式 改进 装置 | ||
1.一种流化床聚合反应器中引入冷凝剂的方法,包括:循环气流从流化床顶部导出,经压缩,冷凝后分离为主流股和富含冷凝液的小流股,主流股回流至流化床底部,抽取小流股返回至流化床内气体分布板的上部,其特征在于:以反应原料气为动力流体,通过射流泵,将所述的小流股抽吸至其中,反应原料气与小流股混合后喷射入流化床;其中所述的小流股中的冷凝液含量为循环气流中冷凝液总含量的30-100%(重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射流泵的动力,抽取主流股在流化床底部产生的冷凝液进入小流股返回至流化床内气体分布板的上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原料气流量1~60吨/小时,压力2~10MPa,温度20~150℃;所述的小流股流量与反应原料气的流量比为1~10。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流股与反应原料气的混合液从气体分布板上方的一点,或者沿反应器轴向或径向多点喷入流化床。
5.一种流化床聚合反应器中引入冷凝剂的装置,包括流化床聚合反应器(1),所述的流化床聚合反应器(1)上部的流化床扩大段(25)上设有循环气体引出管路(4),管路(4)依次连接压缩机(16)、冷凝器(17)后与分离器(22)连接,分离器(22)的其中一流出管路(3)接入流化床聚合反应器(1)底部,其特征在于:分离器(22)的另一流出管路(29)接入射流泵(24),射流泵(24)的另一入口端连接反应原料气体管路(30),射流泵(24)的流出管路(20)设在流化床聚合反应器(1)中部的气体分布板(7)上方。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离器(22)和射流泵(24)之间的管路(29)与流化床聚合反应器(1)底部之间设有管路(19)连通。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离器(22)为缓冲罐式分离器。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得分离器(22)为旋风分离器式分离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浙江大学;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浙江大学;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6215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燃煤锅炉系统混合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手机铃声音量调节方法及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