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稳态锁定继电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62111.X | 申请日: | 2008-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9085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2 |
发明(设计)人: | 姚顺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姚卫敏 |
主分类号: | H01H51/27 | 分类号: | H01H51/27;H01H50/16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胡根良 |
地址: | 313100浙江省长***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稳态 锁定 继电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稳态电器元器件,具体说是一种双稳态锁定继电器。
背景技术
继电器做为一种电子控制器件,它具有控制系统和被控制系统,通常应用于自动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较小的电流去控制较大电流的一种“自动开关”。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如图1所示,现有的普通继电器内部有一个缠着线圈的铁芯,一片有弹簧牵引着并由支点支撑的衔铁,以及安装在衔铁上的一些触点组成,当线圈通上一定电压的直流电后,产生电磁场,吸引衔铁,与一端触点闭合;断开电后,弹簧拉起衔铁,与另一端触点闭合,实现了电动开关的作用。
虽然这种继电器线路简单,但存在以下一些缺点:吸附衔铁需要一定强度的电流,这个电流所产生的电磁场的吸力要足以克服弹簧对衔铁的拉力,且要保持这种状态,就必须一直保持通电,这就耗费了大量电能,但消耗的这些电能对整个用电器并无任何作用;线圈通电时触点结合,断电时触点复位,一次驱动不能自锁,为了实现能够一次驱动自锁则在继电器电路中增加自锁电路,双稳态电路等外围电路,这样使原本简单的一个器件变的复杂,且成本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提供一种双稳态锁定继电器,具有记忆功能,采用脉冲驱动,在触点闭合或释放后,线圈一直保持断电状态,机械锁定双稳态。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稳态锁定继电器,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由主线圈缠绕的主铁芯、主轭铁、主衔铁组成的主电磁系统和由副线圈缠绕的副铁芯、副轭铁、副衔铁组成的副电磁系统,主轭铁一端连接主铁芯,另一端反向折弯,折弯末端架设有主衔铁,副轭铁一端连接副铁芯,另一端反向折弯,折弯末端架设有副衔铁,主衔铁的一端与副衔铁折弯末端通过锁扣机构相互锁定,主衔铁的另一端设有绝缘块,其特征在于:主衔铁折弯处穿设有固定弹簧片。
所述的主电磁系统和副电磁系统相互倒置平行固定在壳体内。
所述的锁扣机构包括设在副衔铁折弯末端的锁扣孔及设在主衔铁折弯末端的凸起锁扣头,所述锁扣头可滑动进入锁扣孔。
所述的副衔铁连接副铁芯,副衔铁的折弯处设有与壳体相连的锁定弹簧。
所述的壳体内设有两个触片,一触片末端连接静触点,另一触片末端通过动触簧片牵引连接动触点。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的有益效果:通过电磁,机械锁定结构,在触点闭合或释放后,线圈能一直保持断电状态,以脉冲瞬间驱动低功耗,工作状态无功耗,节省电能,安全稳定,适用与各种家电负荷的自动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常规继电器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双稳态锁定继电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2所示的本发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一种双稳态锁定继电器,包括壳体1,壳体1内设有由主线圈21缠绕的主铁芯2、主轭铁22、主衔铁23组成的主电磁系统和由副线圈缠绕的副铁芯3、副轭铁32、副衔铁33组成的副电磁系统,主轭铁22一端连接主铁芯2,另一端反向折弯,折弯末端架设有主衔铁23,副轭铁32一端连接副铁芯3,另一端反向折弯,折弯末端架设有副衔铁33,主衔铁23的一端与副衔铁33折弯末端通过锁扣机构相互锁定,主衔铁23的另一端设有绝缘块231,主衔铁23折弯处还穿设有固定弹簧片232;主电磁系统和副电磁系统相互倒置平行固定在壳体内;锁扣机构包括设在副衔铁33折弯末端的锁扣孔332及设在主衔铁23折弯末端的凸起锁扣头233,所述锁扣头可滑动进入锁扣孔;副衔铁33连接副铁芯3,副衔铁33的折弯处设有与壳体相连的锁定弹簧331;壳体内设有两个触片4,一触片末端连接静触点5,另一触片末端通过动触簧片61牵引连接动触点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姚卫敏,未经姚卫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6211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