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裁剪拼缝绣的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0810061882.7 | 申请日: | 2008-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8387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15 |
发明(设计)人: | 杨来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来荣 |
主分类号: | A47H23/00 | 分类号: | A47H23/00;D05C17/00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蒋卫东 |
地址: | 312025浙江省绍兴县***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裁剪 拼缝绣 生产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裁剪拼缝绣的生产工艺,属于贴纱绣花窗帘生产工艺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贴纱绣花窗帘的生产工艺,即垫纸水溶绣,包括以下步骤:
①将底布置于机台上,在需要贴纱部分的底布下面垫上水溶纸,再将底布与水溶纸沿着底布与贴纱的边界处绣好,使底布与水溶纸通过此边界缝合在一起;
②将需要贴纱的底布部分,沿着边界剪开,露出下面的水溶纸;
③将薄纱放置在贴纱部分,在边界处再绣一圈,将薄纱与底布缝合在一起;
④拼接完成开始绣花。
以上步骤,主要是通过水溶纸将底布与薄纱在绣花机上拼缝好,同时水溶纸还起到固定薄纱的作用。
该垫纸水溶绣,底布利用率低、生产成本高,且水溶纸的使用,不仅增加了能耗,还增加了污染源。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底布利用率高、污染少的裁剪拼缝绣的生产工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裁剪拼缝绣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①将底布沿着需要贴纱的位置开剪成两部分,同时将薄纱按照一定的尺寸裁剪好;
②通过人工拼接缝制的方式,将薄纱缝制到需要贴纱的两部分底布之间;
③将缝制完成的带有薄纱的底布直接置于绣花机上进行绣花;
④将绣花完成的底布,通过手工的方式把拼接缝制边界处的线拆除。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底布选用绉布。
所述薄纱选用玻璃纱。
本发明裁剪拼缝绣的生产工艺,将薄纱与底布的拼接程序通过裁剪缝纫手段,在上绣花机前完成,提高了底布利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另外由于省略了水溶纸的环节,也降低了能耗、减少了污染。
与传统工艺相比,本发明底布利用率的提高,具体表现在:
成品规格为55″×63″+18″的贴纱绣花窗帘,底布可节省50%,即原来3m门幅55″宽的底布,只能做一条贴纱绣花窗帘,现在拼好后绣可以做两条贴纱绣花窗帘;
成品规格为55″×84″+18″的贴纱绣花窗帘,底布可节省33%,即原来3m门幅55″宽的底布,只能做一条贴纱绣花窗帘,现在拼好后绣可以做1.5条贴纱绣花窗帘;
同样制作一米贴纱绣花窗帘,本发明成本可降低10%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裁剪拼缝绣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①将绉布沿着需要贴纱的位置开剪成两部分,同时将玻璃纱按照一定的尺寸裁剪好;
②通过人工拼接缝制的方式,将玻璃纱缝制到需要贴纱的两部分绉布之间;
③将缝制完成的带有玻璃纱的绉布直接置于绣花机上进行绣花;
④将绣花完成的绉布,通过手工的方式把拼接缝制边界处的线拆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来荣,未经杨来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618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型数码彩色涂层机
- 下一篇:一种改进型抛光垫调节器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