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物制品保存及运送环境温度监控系统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061699.7 | 申请日: | 2008-05-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8305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1 | 
| 发明(设计)人: | 陶日新;梁鹰;肖国瑧 | 申请(专利权)人: | 陶日新;梁鹰;肖国瑧 | 
| 主分类号: | G07C3/00 | 分类号: | G07C3/00;B65D81/00;B65D85/5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尉伟敏 | 
| 地址: | 317502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制品 保存 运送 环境温度 监控 系统 方法 | ||
1.一种生物制品保存及运送环境温度监控系统,包括若干用于读取和发送数据的监控侧,通过网络与各监控侧连接的接收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用于生物制品运输的带温度智能检测装置的单元,温度智能检测装置实时记录生物制品的环境温度;在监控侧设置有与智能温度检测装置相连的传输适配器(2),以及向接收侧发送数据和浏览数据的单元;接收侧包括接收监控侧传来数据以及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的单元,所述用于生物制品运输的带温度智能检测装置的单元包括盒体(7),在盒体内设置有温度智能检测装置(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制品保存及运送环境温度监控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盒体内设置有若干个套体(8),套体之间相抵排列在盒体内,在盒体内形成若干个相互独立的安放格。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物制品保存及运送环境温度监控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温度智能监控装置为一块温度监测芯片,其套置于一套袋内,该温度监测芯片包括温度传感器(5),温度传感器对温度检测采样后将数据传输到与之相连的微处理模块(3)上处理,处理后数据存储在设置于微处理模块上的存储器(4)上,在微处理模块上还设有数据通信端口(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制品保存及运送环境温度监控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传输单元包括传输适配器(2),监控侧(10)通过传输适配器与温度智能检测装置(1)进行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制品保存及运送环境温度监控系统,其特征是在温度智能检测装置(1)上还设有供电模块,该供电模块上配置有纽扣电池为温度智能检测装置供电。
6.一种生物制品保存及运送环境温度监控方法,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制品保存及运送环境温度监控系统进行,其步骤如下:
(1).将生物制品放置在带温度智能检测装置的单元内,温度智能检测装置(1)对生物制品在保存及运送时的环境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和采集;
(2).生物制品运输到生物制品站后,通过传输适配器将温度智能检测装置接入监控侧(10),对温度智能检测装置中记录的数据进行观察,并通过网络将数据传送到接收侧(11);
(3).接收侧对各监控侧发送的数据进行评估分析,从而判断生物制品的优劣以及对失效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以及监控各生物制品站的生物制品使用情况和生物制品运输和保存环境的状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物制品保存及运送环境温度监控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智能温度检测装置每间隔30分钟检测一次温度,并在24小时时间段内进行温度值比较,找出并记录下最大最小值,同时记录相对应的时间;当温度正常时,每天记录两次数据,一次为当天监测到的最高温度和对应时间,一次为最低温度和对应时间,在检测到温度不正常时,当温度高/低于正常范围时,记录初次的不正常温度和时间,记录下最高/最低的温度和对应时间,当温度恢复正常时,记录下恢复前的最后一次不正常温度和时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物制品保存及运送环境温度监控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智能温度检测装置每间隔10分钟检测一次温度,6个小时的时间段内采集36组检测数据,并对该36组数据进行求平均,将平均值计为该6小时时间段内的有效温度值记录在存储器上。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物制品保存及运送环境温度监控方法,其特征是在温度智能检测装置上设有特定的ID号,该ID号记录该温度智能检测装置检测的生物制品的生产单位、生产日期和出厂日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陶日新;梁鹰;肖国瑧,未经陶日新;梁鹰;肖国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6169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资料袋
 - 下一篇:一种玻璃纤维复合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