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活性炭电热再生工艺及其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061697.8 | 申请日: | 2008-06-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9645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9 |
| 发明(设计)人: | 丁云鹤;江贻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中昌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J20/34 | 分类号: | B01J20/34 |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关寿 |
| 地址: | 317600浙江省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活性炭 电热 再生 工艺 及其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活性炭再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活性炭电热再生工艺及其 设备。
背景技术:
活性炭具有高度发达的孔隙结构和极大的比表面积,无毒无味,对分子具 有极强的吸附能力,是一种优良的吸附剂,化工、食品、水处理等众多领域有 着广泛应用。活性炭的消耗量迅速增加,截至1997年底,世界活性炭消耗量达 65万吨;而到2004年,已经超过70万吨,并以每年15%的速度递增。在活 性炭的应用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炭如不进行处理并回收利用,不仅会造成资源 的浪费,还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因此,无论从经济效益还是从环保角度考 虑,选择合适的活性炭再生技术都很有必要。
活性炭再生,是指物理或化学方法在不破坏活性炭原有结构的前提下,将 吸附于活性炭微孔的吸附质予以去除,恢复其吸附性能,达到重复使用目的, 又称活化。
目前,工业上使用的活性炭再生工艺主要有以下几种:药剂洗脱的化学法、 生物再生法、湿式氧化法、电解氧化法和加热再生法。
根据活性炭中吸附的有机物在加热过程中分解脱附的温度不同,加热再生发 可分为低温加热再生和高温加热再生。
通常,对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需要再生的活性炭,首先要对其进行脱水, 在加热再生全过程中一般需经历干燥、焙烧或称炭化和活化三个阶段。
目前,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炭,再生工艺以加热再生法为主,但是生产 中应用的是一般加热再生法,不仅能耗高,而且损耗率高达5%~16%。尤其是 能耗高成为活性炭再生方法应用的瓶颈。
加热再生装置有多种类型。目前国内外使用较多的有多层式、回转式、流 化床式、移动床式等。
中国专利CN85100619公开了一种活性炭强制放电再生技术及其装置。该专 利公开的强制放电加热再生装置,是耐火砖或耐热混凝土烧制的的方斗型或槽 型,底部为倒锥体的定型炉体,在底部设置强制激发装置。该装置连续生产能 力有限,底部激发存在激发不充分、炭粒接触面有限的问题,对再生炉电热温 度不易控制。且该专利中没有涉及电热活化炭粒的冷却方法,再生时间也较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活性炭再生过程中损耗高、能耗高、再生时间较长 的问题,提供一种新的活性炭电热再生工艺及设备。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活性炭电热再生工艺,其特征在于颗粒状湿炭经脱水、干燥,投入电 热再生炉;炭粒依次通过石墨电极间的炉腔,激发电弧使炭粒导电加热;炉腔 内炭粒温度自上而下逐渐升高,炭粒活化温度在650~850℃;电热活化后炭粒 经炉底连续排放,排放后的炭粒采用氮气缓冷。
所述的活性炭电热再生工艺,经再生炉炉底排放的炭粒在氮气隔氧环境下 缓慢冷却。
所述的活性炭电热再生工艺,湿炭经脱水罐脱水后约含水70%~80%,由真 空提升至提炭罐,而后负压将其吸入沸腾床,在200~250℃热风中干燥,使其 含水率降至6%。
所述的活性炭再生电热工艺的再生炉,其特征在于炉体为竖式四面体,石 墨电极板对称设置,另两面为耐火材料砌筑,炉上部设有进料口,炉底部设有 可控出料口。温控装置分别连接设置在炉体上、中、下段的测温点。
所述的活性炭电热再生炉,其特征在于对称设置石墨电极间距与上下相邻 两对石墨电极间距之比为1∶3~3.5。
所述的活性炭电热再生炉,其特征在于可控硅电路与石墨电极连接形成温 控装置。
所述的活性炭电热再生炉,其特征在于炉体中部用耐火材料构筑收缩通道 形成消弧口,改善了电极之间产生弧光短路而引起的活性炭炉内烧结现象。
本发明的再生炉可设计为三段式控温装置,采用石墨电极作为激发源,炉 腔内移动的炭粒作为导体,炭粒间摩擦接触使得炭粒电阻发生电弧导电而加热 升温。
本发明的具体再生工艺为脱水干燥后的炭粒从炉顶进料口投入再生炉体, 炭粒在炉腔内下移,经历第一、二、三温度段炭粒温度连续地从300℃到600℃ 到850℃的设定温度,经充分活化反应后,从炉底连续排放,炭粒进入充满氮气 的封闭仓内,隔氧使其自然冷却至室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中昌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台州中昌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6169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式发电机设备
- 下一篇:用于燃料电池系统的三通换向器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