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以污水处理的内循环流化生物反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61010.0 | 申请日: | 2008-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6988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24 |
发明(设计)人: | 俞建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德安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雪波 |
地址: | 315812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以 污水处理 循环 流化 生物 反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生物反应来进行污水处理的内循环流化生物反应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水资源的不断紧缺和对环境污染治理的不断加强,人们已经开始关注对各种污水进行处理,并尽可能的重新加以利用。目前,对城镇生活污水进行治理的装置大体可分为活性污泥过滤池、生物反应过滤池、生物接触氧化滤塔等,其中的生物反应过滤池是利用生物填料与污水充分接触而发生生物反应,从而使污水得到净化。目前的生物反应过滤池,大多都存在建设占地太大、投资过大、运行管理复杂、维护费用大等缺陷,使污水处理系统不能很好满足社会环境的需要,而且污水处理流程复杂,施工难度大和周期长,严重制约了当前城镇污水处理工作的开展。
针对上述现状,有人发明了如申请号为ZL200410026170.3(公开号为CN1704358A)的中国发明专利《一种一体化膜生物反应器》,其披露了这样一种一体化膜生物反应器,包括下部设置有进水口的水解腔,在水解腔内设置有生物填料,还包括以隔板相隔的反应腔,所述水解腔与反应腔之间设置有过滤导向通道,该过滤导向通道的一端连通水解腔的上部,连通处设置有过滤件,另一端连通反应腔的下部,所述反应腔内部设置有中空纤维膜组件,下部设置有活性污泥曝气装置。它克服现有污水处理设备存在的庞大复杂、占地面积大,投资和运行费用昂贵的缺陷,而且污水净化效果较为理想。
但上述专利仍然存在一定缺陷,上述反应器主要只进行了生物填料处理过程、好氧生化处理过程,缺少一级厌氧处理过程,故净化效果还有所欠缺;还有上述反应器中曝气装置是对整个反应腔进行曝气,曝气范围大,不易形成紊流,曝气的耗氧量大,影响曝气效果,增加曝气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整体结构非常简单、污水净化效果更为理想、曝气效果好、且造价及使用成本低的用以污水处理的内循环流化生物反应装置。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以污水处理的内循环流化生物反应装置,包括有池体,在所述池体内设置有一竖直的隔板而将池体分隔为彼此相通的流化好氧反应区和沉淀集水区,流化好氧反应区内填充有生物填料,在所述流化好氧反应区的底部设置有曝气装置,而在所述沉淀集水区的顶部设置有出水渠;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底部与隔板之间还设置有一斜坡板,该斜坡板与池体内壁所围成的密封空间为厌氧反应区,斜坡板的坡顶位于所述沉淀集水区内、坡底位于所述流化好氧反应区内,并且,该斜坡板的外表面与所述隔板的底端之间留有间距,而在该厌氧反应区内通入有进水管,在该厌氧反应区的顶部设置有排气管、底部设置有连通该厌氧反应区与流化好氧反应区的布水管,而且,所述斜坡板的顶部之上还设置有排泥管,所述曝气装置则位于所述布水管端口的一侧;所述的流化好氧反应区内设置有竖直的分隔板而将该反应区分隔成内侧区域和外侧区域,所述的分隔板上间隔开有连通所述内、外侧区域的间隙,所述的曝气装置位于流化好氧反应区的外侧区域内。
该技术方案在运作时,带有一定压力的污水从进水管直接进入厌氧反应区,首先在该厌氧反应区内进行厌氧反应,利用污水自身所带的微生物降解污水中的有害物质,厌氧反应产生的气体则从顶部的排气管排出池体之外;厌氧反应后的污水由布水管输入至流化好氧反应区内,在池体底部的曝气装置会源源不断的提供向上流动的气流,在供给污水与生物填料发生生物反应所需氧气的同时,促使流化好氧反应区内的污水与生物填料以及氧气搅动、混合起来,并在流化好氧反应区内形成一个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方向的流动循环,也即,在气流的带动下,污水一边与生物填料充分混合、反应,一边在流化好氧反应区内循环流动;经过反应后的水流最后通过隔板底部与斜坡板之间的间距,而流入沉淀集水区内,在该区域内,从生物填料表面脱落的生物膜自然形成污泥,污泥逐渐在底部沉淀下来,并顺着斜坡板的外表面而流入流化好氧反应区的底部,保证了流化好氧反应区内污泥的浓度,而清水则位于该沉淀集水区的顶部,这样,清水即可从沉淀集水区顶部的出水渠输出,而在沉淀集水区内的剩余污泥则可从排泥管排出池体之外。
为使进入沉淀集水区内的水流能快速、高效的进行泥、水分离,所述出水渠与排泥管之间还可以设置有多块倾斜的斜板,这样,水流在经过斜板而向上流动时,水流中的污泥和生物填料会因自重而顺着斜板表面向下走,继而沉淀到沉淀集水区内的底部,实现清水与污泥的有效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德安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德安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610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张纸配页机
- 下一篇:中药保健足疗泥的制备及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