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阻燃抑烟型尼龙6复合材料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060538.6 | 申请日: | 2008-03-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5032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7 |
| 发明(设计)人: | 申屠宝卿;王海龙;翁志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8L77/02 | 分类号: | C08L77/02;C08K13/06;C08K3/22;C08K9/04;C08K7/14;C08K5/02;C08K5/136;C08J5/08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胡红娟 |
| 地址: | 310027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阻燃 抑烟型 尼龙 复合材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分子复合材料,尤其涉及一种阻燃抑烟型尼龙6复合材料。
背景技术
尼龙6具有良好的耐磨、耐油、自润滑和耐腐蚀等性能,且力学性能和电气性能优异,是五大工程塑料之一,在电子电气领域得到广泛地应用,如低压真空接触器、断路器、低压开关、薄壁电子电气元件等。
但未经阻燃改性的尼龙6易燃,限制了其在电子电气等领域的应用,因此需对其进行阻燃改性。尤其是玻纤增强尼龙6,由于玻纤的“烛芯效应”,使其阻燃变得困难。
因此人们往往在现有尼龙6中添加溴系阻燃剂,溴系阻燃剂一般用量较少,阻燃效率高,能够满足各种阻燃等级要求,但溴系阻燃剂阻燃的材料在燃烧时发烟量大,且产生腐蚀性酸性气体,易造成二次危害,所以人们经常选用无卤阻燃剂对尼龙6进行阻燃改性。
中国专利200410006315.3公开了一种阻燃增强尼龙组合物,包括PA682~35份,无机矿物10~40份,冲击改性剂3~10份,阻燃剂5~15份,抗氧剂0.1~0.3份,润滑剂0.3~0.1份,该组合物具有高刚性、高耐热、高尺寸稳定性、加工性以及阻燃性良好等特点,可作为塑壳断路器等低压电器壳体、接线盒、接插件、开关等电子电气零部件产品的材料。
但该专利公开的尼龙组合物采用的阻燃剂为三嗪类化合物,该类化合物阻燃效率较低,由其制备的阻燃材料很难满足一些薄壁电子器件所需阻燃等级。
目前关于溴系阻燃剂阻燃尼龙的抑烟报道很少,其它阻燃聚合物主要通过含有铋、钼等元素的金属氧化物或氢氧化物起到抑烟作用。如欧洲专利EP91706、EP90451均是以氢氧化铋或铋盐改性聚氯乙烯,以降低其燃烧时产生的烟雾。由于抑烟剂中含有铋、钼等金属元素,代价昂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阻燃效率高、抑烟效果好的阻燃抑烟型尼龙6复合材料。
一种阻燃抑烟型尼龙6复合材料,其原料组成以重量份计为:
尼龙6 100份
水滑石 0.5~10份
溴系阻燃剂 10~40份
三氧化二锑 2~10份
无碱玻纤 0~35份。
水滑石是层状结构的无机材料,其分解后生成碱性多孔性物质,比表面积大,能吸附气体,特别是酸性气体和烟雾,具有良好的抑烟功效,可望克服溴系阻燃剂发烟量大,释放腐蚀性酸性气体的缺陷。
水滑石分解时吸收热量,且分解释放出的水蒸汽能稀释可燃性气体,有利于提高材料的阻燃性。
水滑石高温分解产生的镁铝复合金属氧化物具有较好的热传导性,可迅速传导热量,有效地降低尼龙6的分解和碳微粒的形成速度,从而使材料表面电流降低,不易被击穿,提高了阻燃抑烟型尼龙6复合材料的相比耐漏电起痕指数。
水滑石粒径影响复合物的力学性能,上述复合材料水滑石一次粒径为10~150nm,优选为20~60nm。
水滑石最好是经表面改性剂改性,表面改性剂为含8个碳原子以上的脂肪酸盐、硅系偶联剂或钛系偶联剂(南京曙光化工厂)。
脂肪酸盐可选用油酸钠、硬脂酸钙等;硅系偶联剂可选用南京紫金化工研究所生产的复配型硅烷偶联剂AG-102;钛系偶联剂南京曙光化工厂生产的钛酸脂偶联剂NDZ201。
具体改性方法如下:,
当选用脂肪酸盐作为表面改性剂时,将水滑石用适量去离子水稀释成均匀浆液,升温至50~90℃,将占水滑石重量1~10%硬脂酸盐缓慢加入到浆液中,搅拌50~90分钟,抽滤、洗涤、干燥、研磨、过筛,即得表面改性水滑石。
当硅系偶联剂或钛系偶联剂作为表面改性剂时,将水滑石和占水滑石重量1%~10%的硅系偶联剂或钛系偶联剂分散于适量去离子水中,升温至50~90℃,搅拌50~90分钟,抽滤、洗涤、干燥、研磨、过筛,即得表面改性水滑石。
水滑石经过改性后,可以降低其表面极性,提高水滑石与尼龙6的相容性,改善其在尼龙6中的分散性,增强复合材料的性能。
溴系阻燃剂为六溴环十二烷、四溴双酚A、十溴二苯乙烷、聚溴化苯乙烯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聚溴化苯乙烯,聚溴化苯乙烯分子量大,与尼龙6相容性好,不易迁移,阻燃效果持久。
三氧化二锑与含溴阻燃剂具有协同阻燃功效,在燃烧过程中其与含溴阻燃剂作用生成SbBr3,SbBr3更容易生成溴自由基,有利于终止尼龙6燃烧时自由基的链锁反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605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