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作用转子泵用双流道定子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60215.7 | 申请日: | 2008-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6591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7 |
发明(设计)人: | 张生昌;邓鸿英;林界;方宏生;周深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04C29/12 | 分类号: | F04C29/12;F04C29/00;F04C2/344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兵;袁木棋 |
地址: | 310014***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作用 转子泵 双流 定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容积式双作用转子泵用定子。
背景技术
容积式双作用转子泵的转子每转一转,完成两次吸油与两次压油,以双作用叶片泵为例说明双作用转子泵的工作原理:如图1、图2所示,其中,4-定子,5-转子,6-通道,7-泵体,定子和转子同心,定子为单层结构,其内表面由两段大半径圆弧、两段小半径圆弧和四段过渡曲线组成,定子上斜对地分别设有两个吸油口a与两个压油口b,壳体内设有将油入口和油出口分别与定子上的各吸油口和各压油口连通的通道。当转子顺时针方向旋转时,在左上角和右下角处的叶片从r向R移动,两叶片间的密闭容积逐渐增大,形成局部真空,通过两个吸油口吸油;在左下角和右上角处的叶片从R向r移动,两叶片间的密闭容积逐渐减小,通过两个压油口压油。
可见,双作用转子泵要求定子具有双进双出的双流道结构,但是,传统的双作用转子泵的定子多为单层结构,定子的外表面与内表面通过形状和尺寸相同的开口贯通形成吸油口或出油口。由于开口的内外尺寸相同,不能起到缓解进出口阻力的作用,在进口处阻力大,流速高,输送介质易产生气蚀,水力损失大,出口处也阻力大,介质输送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传统的双作用转子泵用的定子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过流面积大、流速低、水力损失小、气蚀性能好、效率高的双作用转子泵用定子。
本发明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双作用转子泵用双流道定子,所述的定子采用内外双层结构,所述定子的外层上设置有中心对称的两组外入口与中心对称的两组外出口,所述的每组外入口与每组外出口在定子的外圆周上相间隔地均匀分布,所述定子的内层上设有与所述的外入口对应且连通的内入口以及与所述的外出口对应且连通的内出口,所述的内入口的面积大于外入口,所述的内出口的面积大于所述的外出口。
进一步,所述的每组外入口仅有一个主外入口,所述的每组内入口包括主内入口与辅内入口,所述的主内入口与所述的主外入口在同一径向上,所述的辅内入口设置在所述的主内入口的两侧。
进一步,所述的每组外出口包括两个主外出口,所述的两个主外出口沿定子的中心横截面对称分布,所述的每组内出口包括主内出口与辅内出口,所述的两个主内出口沿定子的中心横截面对称分布,所述的辅内出口设置在两个主内出口的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主内入口的面积大于所述的主外入口。
优选的,所述的主内出口的面积大于所述的主外出口。
进一步,所述的定子的内层与外层之间连接有加强筋。
本发明的技术构思为:将定子设计成内外双层的机构,内层的内入口的面积要大于外层的外入口,使得进口的过流面积得到增加,因而能降低介质的入口流速,提高泵的气蚀性能,同时也减少了吸入介质的水力损失;而设计内出口的面积大于外出口,通过增大介质的出口面积,可以减小输送过程的出口阻力,提高输送效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1)进口的过流面积增加,从而能降低输送介质的流速,提高泵的气蚀性能,减少介质的水力损失;(2)减小输送过程的出口阻力,提高输送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的双作用叶片泵的原理示意图。
图2为传统的双作用叶片泵的油路示意图。
图3为双作用转子泵用双流道定子的半剖立体图。
图4为双作用转子泵用双流道定子的横截面图。
图5的图4的A-A剖视图。
图6为采用本发明的双作用转子泵的工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6:一种双作用转子泵用双流道定子,所述的定子采用内外双层结构,所述定子的外层1上设置有中心对称的两组外入口A与中心对称的两组外出口B,所述的每组外入口A与每组外出口C在定子的外圆周上相间隔地均匀分布,所述定子的内层2上设有与所述的外入口A对应且连通的内入口B以及与所述的外出口C对应且连通的内出口D,所述的内入口B的面积大于外入口A,所述的内出口D的面积大于所述的外出口C。
所述的每组外入口A仅由一个主外入口A1构成,所述的每组内入口B包括主内入口B1与辅内入口B2,所述的主内入口B1与所述的主外入口A1在同一径向上,所述的辅内入口B2设置在所述的主内入口B1的两侧。所述的主内入口B1的面积大于所述的主外入口A1。
所述的每组外出口C包括两个主外出口C1,所述的两个主外出口C1沿定子的中心横截面对称分布,所述的每组内出口D包括主内出口D1与辅内出口D2,所述的两个主内出口D1沿定子的中心横截面对称分布,所述的辅内出口设置在两个主内出口的中间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602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内部型面螺钉的螺丝起子
- 下一篇:确定靶向疗法的药物动力学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