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无线传感网的自适应多载波能量分配和调制方式选择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59976.0 | 申请日: | 2008-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9439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25 |
发明(设计)人: | 陈晨;姜建;施玉松;万溢萍;姜华;刘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科院嘉兴中心微系统所分中心 |
主分类号: | H04L27/38 | 分类号: | H04L27/38;H04L27/34;H04L12/28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沈志良 |
地址: | 314000浙江省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无线 传感 自适应 载波 能量 分配 调制 方式 选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载波传输体制的无线传感网络的传输节点,尤其涉及其中的信道补偿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嵌入式计算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日益成熟,具有感知能力、计算能力和通信能力的无线传感器节点开始出现,并且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这种无线传感器节点构成无线传感网能够协调地感知、采集和处理网络覆盖区域内的各种环境或监测对象信息,并发布给需要这些信息的用户。无线传感网将逻辑上的信息世界与真实的物理世界融合在一起,深刻地改变了人与自然的交互方式;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军事、工农业控制、生物医疗、环境监测等诸多领域。
目前,传感器网络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在能量严重受限的微型节点上如何实现简单的环境数据(如温度、湿度、光强等)采集、传输与处理。然而,随着监测环境的日趋复杂多变,由这些传统传感器网络所获取的简单数据愈加不能满足人们对环境监测的全面需求,迫切需要将信息量丰富的图像、音频、视频等媒体引入到以传感器网络为基础的环境监测活动中来,实现细粒度、精准信息的环境监测。这样就要求每个节点能够在有限的频谱资源上传输丰富多彩的内容。
在大多数的无线传感网络的设计中,每个传感器节点都是单天线且单节点独立工作。每个节点的发射装置包括一个扰码器,一个比特映射器,一个子载波映射器,一个多载波调制器,一个限幅器和射频调制器,见图1。图中的扰码器由一个乘法器和一个伪随机序列发生器组成。乘法器将输入序列与伪随机序列相乘,实现对输入序列的扰码操作,破坏输入的数据流中相邻数据之间的相关性,从而降低多载波调制信号的峰均比。比特映射器根据调制的星座图对比特序列进行映射,得到最终的调制符号。子载波映射器将调制符号和导频符号按预先设定的方式映射到部分有用的子载波上。多载波调制器由IFFT变换来实现,把经过子载波映射后的数据调制到其相对应的子载波上。限幅器包括两个CORDIC装置,一个峰值截取装置,一个低通滤波装置和一个减法器,采用峰值截取的方式,将峰值超过门限的部分截下,并对其进行低通滤波,送入减法器中队原始信号进行压缩,以减小输出信号的峰均比,提高射频部分的能量效率。射频调制器由一个本振发生器,一个移相器,一个同相调制器,一个正交调制器和一个合路器。本振发生器提供无线传输的本振信号,本振发生器产生的本振信号一路直接输入同相调制器,另一路送入移相器。移相器对输入的本振信号进行90°移相,得到与原本振信号正交的一个本振信号,并送入正交调制器。同相调制器将I路输出的信号调制到本振信号上。正交调制器将Q路输出的信号调制到正交的本振信号上。合路器将两个调制器的输出合为一路。
上面所述的发射装置应用的无线环境中,不可避免的会存在多径干扰,即信道是频率选择性的,这样就有可能存在某些子载波的衰落严重而另一些子载波衰落较小,体现在接收端接收到的信号上就是某些子载波的信噪比较高,能支持更高阶的调制方式,而另一些子载波上的信噪比较低,以至于无法正确解调。显然,在能量受限的无线传感网中这种传输方式的能效不是最佳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无线传感网的自适应多载波能量分配和调制方式选择装置,它能够针对发射节点与接收节点的信道响应,自适应的为每个子载波选择最佳的调制方式和能量分配,以实现最大的能量效率。
本发明要解决的现有无线传感网中传感器节点间传输能效不是佳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应用于无线传感网的自适应多载波能量分配和调制方式选择装置至少包括:一个存储器,一个调制方式选择器和一个子载波能量分配器。
所述的存储器由两个RAM组成,存储空间与系统的子载波数相同,用于存放信道响应的实部和虚部。
所述的调制方式选择器由一个模值计算器,若干个比较器和门限值寄存器,一个取反器组成,模值计算器计算信道响应的幅度,比较器将信道响应的幅度和门限值作比较,以确定当前信道响应幅度等级,取反器对比较的结果进行变换,得到系统其它模块可识别的调制方式代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科院嘉兴中心微系统所分中心,未经中科院嘉兴中心微系统所分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599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钢渣自卸汽车保温车体
- 下一篇:机动车直气嘴式内胎的自动放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