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协同感知能量有效的无线传感网网络架构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059948.9 | 申请日: | 2008-03-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3736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06 |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林;马忠建;余磊;李磊;包晗;姜岚;姜华;刘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科院嘉兴中心微系统所分中心 | 
| 主分类号: | H04L12/28 | 分类号: | H04L12/28;H04L29/08;H04L12/56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沈志良 | 
| 地址: | 314000浙江省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协同 感知 能量 有效 无线 传感 网络 架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传感网,特别是一种协同感知能量有效的无线传感网(WSN)网络架构。
背景技术
随着传感器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嵌入式计算技术、分布式信息处理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日益成熟,具有感知能力、计算能力和通信能力的微型传感器和网络开始大范围出现。无线传感器网络能够协作地实时检测、跟踪和采集网络布设区域内的各种环境或监测对象的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协同、融合处理,获得较为准确的结论,然后传送至用户。它在军事、环境监测、医疗卫生、工业自动化、公共安全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无线传感网中的微型传感器节点一般采用电池供电,这使得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一大特点就是能量受限,而节点无线收发通信耗费的能量最多。为了延长网络寿命首要考虑因素是提高能量效率,使节点在无需参与网络工作或获取传感数据时尽量进入睡眠状态。传感器网络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应用特定性,为了提高上传数据信息熵和事件准确率,网络节点间常需要多类型传感器、多节点协同信息处理,并要求实现被监测区域的无缝覆盖,因此,传感器网络具有节点布设密度高,节点感知信息具有冗余性等特点。
针对以上特点,无线传感器网络需要协同感知目标,同时要将结果以最低的开销传递到sink节点。从整体上看无线传感器网是一个数据向sink节点汇聚的网络,而局部区域需要多个传感器交换信息协同感知。对于数据向sink汇聚现有很多的路由协议,如平面式路由可靠性高,但是需要维护很多邻居链路信息,能量耗费大,如按需路由数据量少时可以降低网络功耗,但是延迟太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协同感知能量有效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架构。
本发明要解决的现有无线传感网络存在的网络功耗大、使用生命周期短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它包括以下步骤:
A、分簇,确定各节点成为簇头或者簇成员;
B、簇头之间形成到达sink节点的树型拓扑,并且完成簇头之间的同步,簇头节点收集簇内的数据然后多跳转发给sink节点;
C、当需要多传感器协同感知目标时,目标附近相关节点进入协同感知状态,并且在另一个信道上交互信息,节点之间使用以数据为中心的路由,完成目标定位和跟踪;
该网络架构中采用两个信道,其一用于信息向sink节点汇聚,记为CH1,其二用于多传感器协同感知时信息交互,记为CH2;该网络架构中的网络节点包括数据汇聚状态和协同感知状态,网络中没有需要协同感知的目标时,节点工作于CH1,处于数据汇聚状态,当传感器检测到有目标进入,传感器输入超过预设门限时,节点切换到CH2,进入协同感知状态。
本发明具有无线传感器网络整体数据汇聚、局部协同感知和数据融合的优点,能有效降低通信的能量消耗,同时又保证协同感知的灵活性,是一种能量有效协同感知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架构。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分簇控制流程图。
图2本发明成树和同步流程图。
图3本发明簇内簇间通信流程图。
图4本发明无目标形成的拓扑图。
图5本发明目标跟踪形成的拓扑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所示,本发明的一种协同感知能量有效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架构,具体包括一下周期性步骤:
A、分簇,确定各节点成为簇头或者簇成员;
B、簇头之间形成到达sink节点的树型拓扑,并且完成簇头之间的同步,簇头节点收集簇内的数据然后多跳转发给sink节点。
C、当需要多传感器协同感知目标时,目标附近相关节点进入协同感知状态,并且在另一个信道上交互信息,节点之间使用以数据为中心的路由,完成目标定位和跟踪。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步骤A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a1、分簇开始后,各节点广播自己的剩余能量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科院嘉兴中心微系统所分中心,未经中科院嘉兴中心微系统所分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5994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出租车司机防护网
 - 下一篇:包含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连接器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