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流化床燃烧气化物料循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59597.1 | 申请日: | 2008-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5598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03 |
发明(设计)人: | 王勤辉;方梦祥;骆仲泱;曹之传;张晓玲;束金根;王树荣;程乐鸣;周劲松;施正伦;余春江;高翔;岑可法;王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C10/00 | 分类号: | F23C10/00;F23C10/22;F23C10/18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法高 |
地址: | 310013***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流 燃烧 气化 物料 循环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烧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双流化床燃烧气化物料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双流化床系统广泛应用与燃烧、气化、冶金、催化和再生工艺中,其中两炉之间的高温循环物料控制是关键,现有技术采用气力输送或高温蛟龙机械输送等办法,系统复杂、可靠性差。特别是对燃烧气化系统,既要实现大量高温循环物料在两炉之间的循环流动,又要防止煤气和烟气在两炉间串通,现有技术很难解决。本发明在现有循环流化床物料循环控制技术的基础上,采用流化床返料器和锥型控制阀相结合的方法,来有效控制流化床燃烧气化系统的固体物料循环,并阻止气体在两床之间串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流化床燃烧气化物料循环系统。
双流化床燃烧气化物料循环系统包括流化床气化炉和循环流化床燃烧炉;流化床气化炉中部与返料器的返料器进料室相连接,而后经返料器出料室与循环流化床燃烧炉下部相连接;循环流化床燃烧炉上部经高温分离器与双向控料器的进料室相连接,然后分成两路,一路经双向控料器的进料室侧面的高温锥型阀与流化床气化炉的下部相连接,另一路经双向控料器的返料室与循环流化床燃烧炉的下部相连接。
所述的双向控料器上部并列设有进料室和返料室,进料室和返料室的底部相互连通,双向控料器下部并列设有返料室风室、进料室风室,双向控料器进料室侧面设有高温锥型阀。进料室运行的表观气速为0.5-2m/s,返料室运行的表观气速为1-3m/s,进料室、返料室物料平均流动速度为0.05-0.3m/s。
所述的返料器上部并列设有入料室和出料室,返料器下部并列设有出料室风室、入料室风室。入料室运行的表观气速为0.5-2m/s,出料室运行的表观气速为1-3m/s,入料室、出料室物料平均流动速度为0.05-0.3m/s。
本发明与现有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将循环流化床燃烧炉和流化床气化炉紧密结合,实现在一套系统煤的气化燃烧分级转化,实现了煤的各种成分的合理有效利用;
2)双向控料器采用流化床返料器和高温锥型阀的结合,可以有效调节进入流化床气化炉和循环流化床燃烧炉物料量,从而控制气化炉和燃烧炉的运行温度。运行简单,调节方便;
3)返料器和双向控料器均采用蒸汽流化,蒸汽可以隔断流化床气化炉和循环流化床燃烧炉之间的气体串通,保证系统运行的可靠性,调节蒸汽量的大小和高温锥型阀的开度可以控制两炉间的循环物料量,满足系统运行的要求;
4)该系统可以广泛用于与燃烧、气化、冶金、催化和再生工艺中。
附图说明
附图是双流化床燃烧气化物料循环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中:空气1、循环流化床燃烧炉2、高温分离器3、高温烟气4、双向控料器5、进料室6、返料室7、返料室风室8、进料室风室9、锥型阀10、蒸汽11、出料室12、出料室风室13、蒸汽14、入料室风室15、返料器16、入料室17、流化气18、气化炉19、给煤20、煤气21。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双流化床燃烧气化物料循环系统包括流化床气化炉19和循环流化床燃烧炉2;流化床气化炉中部与返料器16的返料器进料室17相连接,而后经返料器出料室12与循环流化床燃烧炉下部2相连接;循环流化床燃烧炉2上部经高温分离器3与双向控料器5的进料室6相连接,然后分成两路,一路经双向控料器的进料室侧面的高温锥型阀10与流化床气化炉19的下部相连接,另一路经双向控料器的返料室7与循环流化床燃烧炉2的下部相连接。从而形成双流化床高温物料循环系统。
所述的双向控料器5上部并列设有进料室6和返料室7,进料室6和返料室7的底部相互连通,双向控料器5下部并列设有返料室风室8、进料室风室9,双向控料器进料室6侧面设有高温锥型阀17。进料室运行的表观气速为0.5-2m/s,返料室运行的表观气速为1-3m/s,进料室、返料室物料平均流动速度为0.05-0.3m/s。
所述的返料器16上部并列设有入料室17和出料室12,返料器下部并列设有出料室风室13、入料室风室15。入料室运行的表观气速为0.5-2m/s,出料室运行的表观气速为1-3m/s,入料室、出料室物料平均流动速度为0.05-0.3m/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浙江大学;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5959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织物及其处理方法以及具有该织物的显示器
- 下一篇:一种方便菜包装盒/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