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螺旋回转式污泥干燥成型机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059088.9 | 申请日: | 2008-0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1624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9 |
| 发明(设计)人: | 严建华;王飞;马增益;李晓东;陆胜勇;池涌;蒋旭光;杨家林;金余其;倪明江;岑可法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 主分类号: | F26B17/20 | 分类号: | F26B17/20;F26B3/24 |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唐银益 |
| 地址: | 310027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螺旋 回转 污泥 干燥 成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体废弃物无害化资源化处理设备,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螺旋回转式污泥干燥成型机。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强,城市污水处理率逐步提高,伴随产生了大量剩余污泥。这些污泥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和稳定的处理,将为我国区域环境和人民生活的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此外,造纸、化工和制药等工业过程和江河湖泊疏浚等也会产生大量的污泥。污泥的无害化处理已经成为城市科学发展过程中非解决不可的重大环保问题。
污水处理厂经过脱水后的污泥含水率还高达75-85%,体积庞大。无论最终的污泥处理方式是焚烧或其他用途,污泥的干燥和成型十分重要。干燥后的污泥是一种有价值的原料,在安全的条件下易于储存,可在焚烧炉进行焚烧,或作为生产水泥的燃料,或用作农田的肥料。
现有技术中对湿污泥的干燥和成型一般为分步式,例如在烘干转窑中烘干后送入粉碎设备进行粉碎获得污泥颗粒,这一过程需要建立转窑和粉碎设备,同时转窑也需要提供额外的加热设施,整体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螺旋回转式污泥干燥成型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螺旋回转式污泥干燥成型机,包括壳体,成型机内部安设至少一根连接传动机构的空心热轴,空心热轴上设置若干空心的桨叶,空心热轴的两端分别连接热载体进口,由空心热轴中部穿过壳体引出热载体出口;壳体一端的上部设一湿物料进口,另一端下部设一产品出口;所述壳体上设置夹套,夹套上设置蒸汽进口和冷凝水出口。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空心热轴是两根。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桨叶是楔形的,并且倾斜安装于空心热轴之上。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桨叶是螺旋桨式叶片。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壳体上还设置进风口和排风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干燥成型机将湿污泥的干燥和成型一次性完成,且干燥机空间随着污泥干化程度越来越小,节约设备投资;
(2)利用电厂中已做功的低品位汽轮机蒸汽对污泥进行干燥,充分节约能源;
(3)将污泥制成颗粒状成型燃料,有利于进一步的磨制和焚烧;
(4)将污泥颗粒燃料化后可充分利用污泥中的热值,污泥干化处理后体积减容90%以上,对于解决我国迫在眉睫的城市污水污泥处理问题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干燥机结构示意图;
图2是干燥机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干燥机空心热轴结构示意图;
图4是干燥机的楔形桨叶结构示意图;
图5是干燥机的楔形桨叶结构示意图;
图中:1-W型槽体;2-空心热轴;3-上盖;4-轴承及填料箱;5-夹套;6-楔形桨叶;7-齿轮;8调速装置;9-旋转接头;10-链轮。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附图,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螺旋回转式污泥干燥成型机用于湿污泥处理,其结构如图1所示。
该螺旋回转式污泥干燥成型机内部安设两根连接传动机构的空心热轴2,空心热轴2上设置若干空心的楔形桨叶6,其内部相通。空心热轴2的两端分别连接热载体进口,由空心热轴2中部穿过壳体引出热载体出口;楔形桨叶6倾斜安装于空心热轴2之上,倾斜方向使得污泥物料可以在楔形桨叶6推动下向出料方向移动,当然也可以采用螺旋桨式叶片或其他形状的叶片。成型机壳体上部是一个上盖3,上盖3一端设一个湿物料进口,壳体另一端下部设一个产品出口。壳体上还设置通入干空气的进风口和排出湿气体的排风口。壳体上设置夹套5,夹套5上设置蒸汽进口和冷凝水出口。夹套5的内侧形成与两个空心热轴2相适应的W型槽体1。
本实施例中,传动机构包括旋转接头9、链轮10、调速装置8、齿轮7、轴承及填料箱4,旋转接头9与电机等动力装置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5908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备强化食品的天然生物活性成分的油质混合物
- 下一篇:数据流的安全保护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