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既有生土建筑土墙体纤维丝网加固技术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58825.3 | 申请日: | 2008-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4395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14 |
发明(设计)人: | 陆琨;白羽;陶忠;潘文;杨晓东;谭冠平;潘兴庆;黄金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G23/04 | 分类号: | E04G23/04 |
代理公司: | 昆明今威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赛晓刚 |
地址: | 650093云南省昆明市***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既有 生土 建筑 土墙 纤维 丝网 加固 技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既有生土建筑土墙体纤维丝网加固方法,属于土木工程的生土建筑加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对于既有生土建筑土墙体加固技术的试验研究几乎没有,与此同时2007年云南省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已在全省范围内全面启动,可见这方面的研究是迫在眉睫且有重大意义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生土结构房屋墙体的抗剪能力较低,抗震性能差,特别是长时间暴露在阳光或雨水当中,不安全的隐患尤其明显,在不增加大量建造成本的情况下,对既有民居进行加固,提高抗震性能,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既有生土建筑土墙体纤维丝网加固方法,采用玻璃纤维网、水泥砂浆外加层加固法(又称“夹板墙”),这种方法是把需要加固的土墙表面处理后,墙体两侧表面附设纤维网片,然后抹水泥砂浆面层的加固方法。用此法加固的土墙体不会因地震而导致墙体全部坍塌,提高了墙体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增加了墙体的延性。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按照以下工艺流程施工
(1)待土墙干燥到含水量为7.6%后方可对其进行加固面层的施工;
(2)布设墙体对穿钢筋;
(3)将墙体表面的浮土颗粒用刷子刷干净,然后在土墙表面用素水泥浆做一厚度2mm的面层并干燥;
(4)将规格为60-60(kn/m)、网格尺寸为25mm×25mm的玻璃纤维固定在墙体两侧,并使纤维贴服在素水泥浆表面上,玻璃纤维经向为单股丝,纬向为双股丝;
(5)将两根斜向钢筋与墙体对穿钢筋绑扎牢固,采用铁钉将钢筋锚固于墙体上,然后在墙面上抹一层20mm的水泥砂浆;
(6)干燥半小时,用素水泥砂浆将其表面找平。
先对需要加固的土墙体两侧表面进行抹灰找平处理,然后布置纤维网片,并通过墙体对穿钢筋与斜向钢筋固定,最后抹水泥砂浆面层找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玻璃纤维水泥砂浆面层加固方法具有在不增加结构自重或增加极小和不改变原来构件尺寸等优点,以及造价低、施工工艺简单、施工便捷,改善土墙体外观和防水性能。加固后墙体的极限抗剪承载力、极限位移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既有生土建筑土墙体纤维丝网加固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既有生土建筑土墙体纤维丝网加固方法,其工艺流程如下:
(1)待土墙干燥到含水量为7.6%(于昆明秋季)后方可对其进行加固面层的 施工;
(2)布设墙体对穿钢筋;
(3)将墙体表面的浮土颗粒用刷子刷干净,然后在土墙表面用素水泥浆做一厚度约2mm的面层并干燥;
(4)将规格为60-60(kn/m)、网格尺寸为25mm×25mm的玻璃纤维固定在墙体两侧,由于玻璃纤维是柔性材料,可以很好的贴服在素水泥浆表面上,玻璃纤维经向为单股丝,纬向为双股丝;
(5)将两根斜向钢筋与墙体对穿钢筋绑扎牢固。为使钢筋贴服在墙面上,采用铁钉将钢筋锚固于墙体上,然后在墙面上抹一层约20mm的水泥砂浆;
(6)干燥半小时,素用水泥砂浆将其表面找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588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温度传感器的电池系统
- 下一篇:分段砂轮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