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毛萼乙素结晶、其制备方法及含有其的药物组合物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058703.4 | 申请日: | 2008-07-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1896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0 |
| 发明(设计)人: | 孙汉董;朱兆云;吕扬;普建新;杜冠华;肖伟烈;常颖;强桂芬;王京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07D493/08 | 分类号: | C07D493/08;A61K31/35;A61P35/00 |
| 代理公司: | 云南协立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马晓青 |
| 地址: | 650204***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毛萼乙素 结晶 制备 方法 含有 药物 组合 | ||
1.一种毛萼乙素I型结晶,该结晶具有约85,10.5,13.3,15.2,18.4,199,21.6,24.2,31.2,34.6和40.5°2θ峰的X-射线粉末衍射特征峰,且其熔点为约222~223℃。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毛萼乙素I型结晶,其特征在于该结晶的红外光谱具有约3314、3243、2987、2964、2933、2885、1710、1663、1644、1494、1379、1078、1059和816cm-1处的特征峰。
3.权利要求1或2的毛萼乙素I型结晶,其具有基本如图1所示的粉末X射线衍射图型。
4.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的毛萼乙素结晶的化合物,具有基本如图2所示的红外光谱图。
5.一种毛萼乙素II型结晶,该结晶具有约85,10.5,13.3,152,16.4,18.4,19.9,21.7,24.1和30.7°2θ峰的X-射线粉末衍射特征峰,且其熔点为约223~224℃。
6.根据权利要求5的毛萼乙素II型结晶,其特征在于该结晶的红外光谱具有约3322、3246、2986、2964、2933、2885、1709、1663、1644、1494、1378、1079、1058和816cm-1处的特征峰。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的毛萼乙素II型结晶,其具有基本如图3所示的粉末X射线衍射图型。
8.根据权利要求5、6或7的毛萼乙素II型结晶,其具有基本如图4所示的红外光谱图。
9.一种毛萼乙素III型结晶,该结晶于约14.2°2θ处具有X-射线粉末衍射特征峰,且其熔融态结晶熔点为约在210~211℃。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毛萼乙素III型结晶,其具有约3438、2937、2876、1728、1664、1463、1377、1081和1059cm-1处峰的红外光谱特征峰。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的毛萼乙素III型结晶,其具有基本如图5所示的粉末X射线衍射图型
12.根据权利要求9、10或11的毛萼乙素III型结晶,其具有基本如图6所示的红外光谱图。
13.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的毛萼乙素I型结晶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将毛萼乙素在15℃~80℃温度下完全溶解在有机溶剂中,然后在4℃~80℃的温度下,并在环境湿度10%~75%下重结晶,其中有机溶剂选自乙腈、DMF、二氧六环、正丁醇、异丙醇、无水乙醇、甲醇、四氢呋喃、95%乙醇、乙酸乙酯、二氯甲烷、正丙醇或者丙酮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和溶剂。
14.一种如权利要求5至8中任意一项的毛萼乙素II型结晶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先把毛萼乙素I型结晶于15℃~80℃温度下溶解在选自乙腈、DMF、二氧六环、正丁醇、异丙醇、无水乙醇、甲醇、四氢呋喃、95%乙醇、乙酸乙酯、二氯甲烷或正丙醇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和溶剂中,然后采用冷喷雾方法快速制备得到毛萼乙素的II型结晶。
15.一种权利要求9-12中任意一项的毛萼乙素III型结晶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将毛萼乙素I型结晶放置在210~230℃恒温箱中经5~30分钟转晶后制备得到毛萼乙素III型结晶。
16.含有毛萼乙素I型结晶、II型结晶和III型结晶中的任意两种或者三种的混合结晶。
17.一种药物组合物,该组合物含有权利要求1-12和16中任意一项中的毛萼乙素结晶和/或药用辅料。
18.根据权利要求17的药物组合物,其为片剂、胶囊,丸剂,注射剂,缓释制剂或控释制剂。
19.权利要求1-12和16任意一项的毛萼乙素结晶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20.根据权利要求19的应用,其特征在于采用口服给药,使血液中毛萼乙素成分含量快速达到治疗有效浓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5870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真空精炼炉用引燃装置
- 下一篇:两用垃圾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