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合工质分散式低温太阳能热力发电系统及发电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58626.2 | 申请日: | 2008-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0775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华;王辉涛;冷婷婷;王仕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03G6/06 | 分类号: | F03G6/06;F01K25/06 |
代理公司: | 昆明今威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赛晓刚 |
地址: | 650093云南省昆明市***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 工质 分散 低温 太阳能 热力 发电 系统 工艺 | ||
1、一种混合工质分散式低温太阳能热力发电系统,其特征是该系统包括太阳能储热回路、中间热媒回路、低沸点混合工质动力循环回路,太阳能储热回路为储热罐(12)的底部通过太阳能热油循环管(13)及电控阀门(V3)接入热油循环泵(11),再接到太阳能集热加热器(10)的进口,太阳能集热加热器(10)的出口通过管道接到储热罐(12)的上部;中间热媒回路分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在太阳能集热加热器(10)的出口温度达到或超过设计值时,此时太阳强度大,电控阀V1和V3开启,V2关闭,从太阳能加热器(10)来的热油:一路通过管道接到板式换热器(6)的热油进口相连,板式换热器(6)的热油出口接至循环泵(11)的入口,在板式换热器(6)中把热量传递给循环工质,再被循环泵(11)通过管道送到太阳能加热器(10))的回油接口,另外一路接入储热罐(12)的上部进行储热,再从储热罐(12)的出口通过V3到循环泵(11)的入口;第二种情况是在太阳能集热加热器(10)的出口温度低于设计值时,此时太阳强度不够,电控阀V1和V3关闭,V2开启,此时从太阳能加热器(10)出来的热油再经过储热罐(12)的再次加热,经过V2进入板式换热器(6);低沸点混合工质动力循环回路为透平(1)排汽出口通过排汽管道与空冷凝汽器(3)相连,空冷凝汽器(3)出口通过管道接至工质储液器(4)入口,工质储液器(4)出口接到工质加压泵(5)的入口,工质加压泵(5)的出口通过管道接到板式换热器(6)的冷流体入口处,板式换热器(6)的冷流体出口又通过管道接入汽液分离器(7)的入口处,汽液分离器(7)的干饱和蒸汽出口通过管道与有机透平(1)的主蒸汽入口相连,有机透平(1)通过联轴及变速机构驱动发电机(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工质分散式低温太阳能热力发电系统,其特征是:该发电系统动力循环使用正戊烷与正己烷组成的二元非共沸混合工质,按正戊烷的摩尔浓度为10-90%配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工质分散式低温太阳能热力发电系统,其特征是:该发电系统使用常压也可为≤0.6Mpa的低压太阳能集热器,可为板式或真空管式,太阳能储热系统中的工质可以采用导热油或者水,其出口温度在60℃以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工质分散式低温太阳能热力发电系统,其特征是:该发电系统用于容量在100Kw之内的分散式发电场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工质分散式低温太阳能热力发电系统,其特征是:该发电系统的凝汽器采用空气冷却器的直接空冷方式。
6、一种混合工质分散式低温太阳能热力发电工艺,其特征是:
(1)按需要的发电容量配备太阳能集热器及其循环管路;
(2)根据朗肯循环系统所需工质的循环量及管路压降要求安装好动力循环所需要的铜管路;
(3)安装并连接好有机透平、板式热交换器、凝结器、储液器、汽液分离器、工质加压泵、储热罐及阀门等设备、配件;
(4)根据管路容积计算工质充注量,将正戊烷或其同分异构体与正己烷或其同分异构体按正戊烷或其同分异构体的摩尔浓度为10-90%计量充入循环管路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5862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陶粒加气混凝土砌块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提示系统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