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宜妇女与儿童的健康饮料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058452.X | 申请日: | 2008-05-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0576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9 |
| 发明(设计)人: | 曹建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A23F3/34 | 分类号: | A23F3/34;A23L1/29 |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金耀生 |
| 地址: | 650093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宜 妇女 儿童 健康 饮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以凤尾茶为原料制备的适宜妇女与儿童的健康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饮料(茶饮)主要功能为补充身体水分,净化机体微生态环境;补充矿物质及维生素等成分,保持、促进机体正常的消化、代谢等生理活动。但是,就目前主流商品饮料对身体生理的适应性而言,针对妇女和儿童的饮料较少。以茶叶为原料的饮料含咖啡因,对儿童具性激素样作用,促进性早熟,同时咖啡因的兴奋作用也不利于儿童身体发育;咖啡因具较强利尿作用,易引起钙流失,不利于儿童对钙的补充。茶饮料中鞣质成分与铁元素具很强亲合力,易导致缺铁性贫血,不易于妇女及儿童作为常备的水分补充剂和营养元素补充剂;同时,鞣质的收敛作用常使体质柔弱者胃肠功能紊乱。而碳酸饮料多加各种添加剂,多为感官刺激剂而非营养补充需要,特别是其中的糖分和酸味剂,对牙齿损害尤其不容忽视。针对妇女儿童身体生理特点开发适宜的天然饮料,市场前景巨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运用现代食品工业技术和植物化学技术对凤尾茶进行深加工,保留其各中活性物质和营养组分,提供一种适宜妇女和儿童的健康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唇形科香薷属(Elsholtzia)植物在我国约30种,其中云南就有20多种,资源十分丰富,多数品种均可入药,为传统常用中药。凤尾茶为香薷属植物东紫苏Elsholtzia bodinieri Van’t.的全草,又名凉茶、山茶、香茶、宝珠茶,味甘苦微幸,性平,能“发散解表,理气和胃。治外感风寒,消化不良”,滇南各地少数民族作为日常茶饮广泛应用。据本草考证,香薷属植物最早记载为药食兼用,后在应用中各有侧重而出现药食功能分离。凤尾茶是目前该属植物唯一保留食用功能的品种。现代植物化学研究表明,凤尾茶中含黄酮等多种活性成分,是强烈的抗脂质过氧化剂和高血脂、高胆固醇平衡剂,能有效增强血管通透性和调节血液流变学指标;同时,凤尾茶中含有丰富的铁、锌、锗、硒、钙等元素和多种人体必需维生素、氨基酸,能补充人体营养物质流失,增强食欲,调节胃肠道微生物生态,促进胃肠道消化功能,是天然的营养补充剂和消化促进剂,特别适宜儿童和妇女体质。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发明的健康饮料由以下方法制备而得:
(1)取凤尾茶,挑选,净制,粉碎,用3~50倍溶剂提取1~3次;
(2)提取液合并,过滤,浓缩成一定密度或干燥成粉,得提取物;
(3)取提取物,加入食品或保健食品中允许加入的相关助剂,制成现有食品、保健品的产品形态和制剂,例如饮料(饮用水、口服液、酊剂)、片剂(胶囊)、冲剂(颗粒剂)等。
以上所述的溶剂是:
本发明针对本品现有开发状态,把凤尾茶深加工成健康饮料,由于凤尾茶中含有丰富的铁、锌、锗、硒、钙等元素和多种人体必需维生素、氨基酸,能补充人体营养物质流失,增强食欲,调节胃肠道微生物生态,促进胃肠道消化功能,是天然的营养补充剂和消化促进剂,特别适宜儿童和妇女体质。
本发明的适宜妇女和儿童的日常茶饮,质量更可控,携带、服用、运输更方便快捷,具有巨大的商业经济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取凤尾茶1公斤,净制,粉碎,加入饮用矿泉水25公斤,80℃浸泡30分钟,过滤,滤液分装,每瓶(罐)500ml。
实施例2:
取凤尾茶5公斤,净制,粉碎,加入苹果原浆10公斤,加饮用水35公斤,煎煮3小时,过滤,滤液分装,每瓶(罐)300ml。
实施例3:
取凤尾茶20公斤,净制,粉碎,加入饮用水100公斤,煎煮3小时,过滤,滤液干燥、粉碎,得提取物粉,取该粉分装,每袋0.5克。
实施例4:
取凤尾茶5公斤,净制,粉碎,加入50%食用酒精15公斤,煎煮3小时,过滤,滤液干燥、粉碎,得提取物粉,取该粉分装,每袋0.5克。
实施例5:
取凤尾茶1公斤,净制,粉碎,加入饮用矿泉水30公斤,80℃浸泡30分钟,过滤;虑渣再加入饮用矿泉水20公斤,80℃浸泡60分钟,过滤;合并两次滤液分装,每瓶(罐)500m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5845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