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印刷压力机器视觉检测与在线调节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058317.5 | 申请日: | 2008-04-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5978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0 |
| 发明(设计)人: | 张印辉;张云生;何自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B41F33/00 | 分类号: | B41F33/00;B41F33/16 |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金耀生 |
| 地址: | 650093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印刷 压力 机器 视觉 检测 在线 调节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印刷压力检测与控制系统,特别是用于单张纸印刷中的印刷压力机器视觉检测与在线调节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只有对印刷压力的离线检测与调节,单张纸印刷机的印刷压力在线检测与调节还没有相应的技术,而两者在实际应用中的要求有较大的区别。下面从印刷压力检测和调节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在印刷压力检测方面,现有的技术主要通过人工对印品抽检,借助放大镜或密度计观察网点变形来达到评价印刷压力大小的目的,即通过操作者的经验来判断印刷压力的大小,即,公知的技术无法使印刷压力的大小得到客观的评价,无法保证对每一张印品的印刷压力进行检测。
在印刷压力调节方面,现有的技术是操作者通过操纵调压手柄或压力遥控装置进行印刷压力调节,没有压力的在线调节装置,且存在调节滞后、印刷压力不易稳定的缺点,从而造成同一批印品墨色不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印刷压力机器视觉检测与在线调节方法,能够根据印刷压力误差的大小来控制闭环气动伺服装置达到印刷压力的的在线调节。
本发明的印刷压力检测装置可利用一主控单元进行印品定位,通过机器视觉系统读入检测区域,利用多尺度上下文信息融合技术识别网点大小和形状,通过特征映射计算印刷压力实现印刷压力的在线调节。
本发明的印刷压力机器视觉检测在线调节方法通过对印刷后待检区域的定位与压力计算,以获得当前印刷压力误差的大小,以及根据误差大小,对四个色组的印刷压力进行在线调节。
其中,待检区域的定位与压力计算包括以下步骤:
a、主控单元读入当前印品位置;
b、主控单元判断检测区域是否到达;
c、检测区域到达读入检测区域;
d、主控单元识别检测区域;
e、计算当前印刷压力;
f、与原稿同一区域计算所得印刷压力比较,若二者之差超过印刷压力误差设定值则进行印刷压力在线调节操作;如二者接近则返回到步骤b。
所述的印刷压力在线调节包括以下步骤:
a、由主控单元读入当前印刷装置的位置;
b、主控单元确定气缸运动方向和位移量;
c、气动伺服系统进行印刷压力调节;
d、活塞位置反馈到主控单元;
e、达到压力调节量,气缸停止;
f、进行下一周期的压力检测。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和特点是:
1、解决了公知的单张纸印刷中没有印刷压力连续检测问题,可实现印品的全检。
2、通过对待检区域的机器视觉检测,解决了公知的印刷压力没有客观评价标准的问题,这样从根本上保证印刷质量客观、统一。
3、解决了公知的印刷压力没有在线调节问题,实现了印刷压力闭环反馈与实时调节,可保证压力调节快速及时,从而使印刷压力趋于稳定。
4、利用本发明的机器视觉检测系统平台和在线调节装置调节印刷压力,程序简单,产品方便,操作者可直接操作,并减轻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印刷压力机器视觉检测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多尺度上下文信息融合检测区域识别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的印刷压力特征映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的印刷压力在线调节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的技术总方案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印刷压力机器视觉检测与在线调节方法包括将印后图像检测区域准确读入与印刷压力计算的机器视觉检测装置和印刷压力实时调节装置。
1、印刷品检测区域机器视觉检测包括以下步骤(如图1所示):
a、读入误差上限设定值;
b、判断检测区域到达否;
c、CCD相机读入检测区域;
d、多尺度上下文信息融合;
e、特征映射;
f、与原稿印刷压力对比;
g、判断超过误差上限否;
h、输出误差大小到在线调节装置。
其中步骤a的误差上限设定值可通过误差输入装置,如触摸屏读入,也可以其它公知的输入方式输入;步骤d的多尺度上下文信息融合方法如图2所示,步骤d的特征映射方法如图3所示。
2、多尺度上下文信息融合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a、检测区域原始读入;
b、RGB到CMYK色空间变换;
c、图像增强;
d、图像K-means聚类,令k=4;
e、各聚类区域多尺度变换;
f、上下文信息融合;
g、印刷网点边缘与区域提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5831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