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蓝藻水华活性炭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10058061.8 申请日: 2008-01-24
公开(公告)号: CN101298327A 公开(公告)日: 2008-11-05
发明(设计)人: 李文鹏;苏睿哲;韩金均 申请(专利权)人: 云南大学
主分类号: C01B31/08 分类号: C01B31/08
代理公司: 昆明今威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赛晓刚
地址: 650091云南省昆*** 国省代码: 云南;5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蓝藻 活性炭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蓝藻水华活性炭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水体富营养化是目前世界各国所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水体富营养化带来的一个突出的问题是蓝藻水华的暴发。大规模的蓝藻水华降低了水资源利用效能,引起严重的生态破坏及巨大的经济损失,而蓝藻毒素的产生给公众健康带来极大隐患。有关蓝藻毒素中毒的事件也时有报道。蓝藻是一类古老的生物,其除具有自养性生活方式而归并于红藻、褐藻或绿藻等藻类,此外几乎无任何理由称之为藻类。从细胞学观点加以考虑,实际上它与细菌更为接近,它具有70S核糖体和含有胞壁质的细胞壁,并缺乏真正的细胞核。蓝藻极能耐受干燥、强的离子浓度改变、有机物分解过多而产生的物质、缺氧、温度改变以及缺乏光照等不良的环境条件。蓝藻水华是在富营养湖泊中快速生长,在水体表层大量聚集而形成的肉眼可见的藻类聚集现象。在高温气候条件下,构成水华的蓝藻群体大量滋生后又大量死亡,分解时散发出难以忍受的恶臭、污染空气,同时大量消耗水中溶解的氧气,常造成大批鱼类窒息死亡。水华中还含有一类名为微囊藻毒素的生物毒素,是强致癌物质。目前“蓝藻水华”成为当前困扰中国水环境的一大难题。中国污染最为严重的太湖、巢湖、滇池等“三湖”相继出现蓝藻爆发,给当地民众生产生活造成较大影响。如果能将蓝藻水华不断从水体中捕捞出来,随着蓝藻水华生物量的降低,水体的氮磷水平将会逐渐降低,如此日积月累,水体将恢复到自然状态,最终实现蓝藻水华的治理。通过对废水废物进行资源化利用,从而达到治理污染、降低治污成本的目的,是环保科技的一个重要领域。

活性炭具有较强的吸附性和催化性能,原料充足且安全性高,耐酸碱、耐热、不溶于水和有机溶剂、易再生等优点,是一种环境友好型吸附剂。活性炭广泛用于工业三废治理、溶剂回收、食品饮料提纯、载体、医药、黄金提取、半导体应用、电池和电能贮存等。

绝大部分含碳物质都可制备活性炭,如木材、锯术、煤类、泥炭类、果壳、果核、蔗渣及稻壳、石油废料、废旧塑料、废旧皮革、废轮胎、造纸废料、城市垃圾等废弃物。目前普遍认为果壳是制备活性炭的最佳原料,但我国果壳资源十分有限,且不易集中、贮存,价格昂贵。近年来,国内外对各种价格较低、来源广泛的废弃物相继进行了制备活性炭的试验。目前由废弃物制得的活性炭性能并不高,实际应用还较少,但因其价格低廉、含碳率高、材料易得、原料充足且绿色无毒而日益受到青睐。

国内已研究了采用竹类、烟杆、甘蔗渣、麦秸、稻壳、棉杆、核桃壳和活性污泥等废弃物制备活性炭。要满足制得的活性炭性能稳定、成本较低等要求,原材料必须质量稳定、容易获取,同时要求生产工艺简单、经济、环保。国内外相继开发了化学活化法、物理活化法、化学物理法、催化活化法、超临界技术、微波加热等方法制备活性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蓝藻水华活性炭以及这种活性炭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方法能有效地利用蓝藻水华生产活性炭,开辟了蓝藻水华资源化利用新途径,不仅可节约资源且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最终而达到治理污染、降低治污成本的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这种蓝藻水华活性炭是由烘干的蓝藻水华藻泥在250℃~600℃高温处理0.5~2小时制备而成。所得蓝藻水华活性炭粒度为0.074mm,碘吸附值为966mg/g,亚甲基蓝脱色力为115mg/g。

本发明的蓝藻水华活性炭的制备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

(1)采用絮凝法收集蓝藻水华,制备藻泥;

(2)蓝藻水华藻泥用ZnCl2浸渍,ZnCl2与蓝藻水华藻泥干基的质量比为20~150%。

(3)上述蓝藻水华藻泥在100~110℃下脱水,烘干;

(4)将烘干的蓝藻水华藻泥在缺氧状态下,在250℃~600℃高温处理0.5~2小时,冷却,即得蓝藻水华活性炭。

由于蓝藻水华中含有较丰富的营养成分,主要成分是藻胆蛋白、多糖、脂肪、氨基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等,此外还有抗病毒、抗肿瘤和抗菌活性成分及酶抑制剂。因此,从资源化角度来看,蓝藻水华是巨大的资源库。由于蓝藻含碳率高,暴发时生物量巨大,材料易得、原料充足、价格低廉,本发明能有效地利用蓝藻水华生产活性炭,不仅可节约资源且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最终而达到治理污染、降低治污成本的目的,也开辟了蓝藻水华资源化利用新途径。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蓝藻水华阳离子改性粘土絮凝分离,将一定体积蓝藻水华中加入600~1000ppm的阳离子改性粘土,搅拌均匀,静置10分钟后80目筛过滤,收集藻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大学,未经云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5806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