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草乌甲素作为制备治疗Nav1.7疼痛病症药物的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58008.8 | 申请日: | 2008-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8039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15 |
发明(设计)人: | 李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昊邦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1/439 | 分类号: | A61K31/439;A61K9/20;A61P29/00 |
代理公司: | 昆明科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孙山明 |
地址: | 650021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草乌 作为 制备 治疗 nav1 疼痛 病症 药物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含有有效有机成分的药品,特别是以草乌甲素作为治疗疾病的药品。
背景技术
Nav1.7疼痛包括红斑性肢痛症、阵发性剧痛症。原发性红斑性肢痛症(Primary erythermalgia,PE)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一般起病于青春期,多呈家族性遗传,其症状为肢端间歇性烧灼样疼痛、红肿和温度升高,通常由轻微热刺激或运动产热引起。,一般抬高肢体或将患肢浸入冷水中可缓解症状,但后者易导致坏疽,严重者甚至被截肢,病情恶劣给患者身心带来极大伤害。将患病突变型NaV1.7转染HEK293细胞,研究发现突变的NaV1.7通道的激活向超极化左移,激活阈值降低,同时通道失活减慢。突变通道易激活、电流幅值增大、开放时间延长等特点导致神经元能感应微小刺激并持续兴奋。阵发性剧痛症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疼痛症,症状为无征兆性突发性烧灼痛,疼痛部位一般位于直肠、眼睛和颚部。Gardiner等对阵发性剧痛症研究发现,病人的SCN9A基因发生了突变可以导致其它疼痛异常(GardinerMR,Keith AP,Moffatt LS,et al.SCN9Amutations in paroxysmal extreme pain disorder:allelic variants underliedistinct channel defects and phenotypes.Neuron,2006,52:767~774)。对11例家族遗传性病例和2例散发病例研究发现:8处位于SCN9A基因上的错义突变。体外对其中三种突变的电生理研究显示,突变集中在钠离子通道控制失活的区域,妨碍了电压门控性钠通道的快速失活,使开放时间延长。因此,由于在SCN9A上的突变位点不同,使这两种疼痛中钠通道功能改变各异,以致它们从患病机理到临床治疗都存在差异,类似情况在其它钠离子通道病中也有出现(George ALJr.Inherited disorders of voltage-gated sodium channels.J Clin Invest,2005,115:1990~1999)。我们的试验表明,在50mV且一定低频脉冲条件下,草乌甲素可状态依赖的显著减少神经元钠离子电流,使Nav1.7电流减少超过90%,因此,草乌甲素将能够成为一种治疗与Nav1.7疼痛疾病的药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依据草乌甲素药理作用机制,提供一种以草乌甲素作为制备治疗与Nav1.7疼痛药物的应用。
本发明目的以下列方式实现:
它包括起填充、黏合、崩解及润滑作用的赋形剂,将草乌甲素与赋形剂混合压制成片剂。
所述的草乌甲素片剂含草乌甲素0.1mg~0.5mg/片,
该片剂的口服用法及用量为一次一片,一日2~3次。
草乌甲素对各类慢性疼痛具有显著的镇痛、抗炎和改善理化指标的作用。在其它草乌甲素的临床或动物试验的药代动力学中,草乌甲素具有口服吸收快,体内分布脑含量很低。半衰期较长,毒性小以及不产生耐受现象、无成瘾性之特点,因此,我们推断该药物对于本发明在治疗Nav1.7疼痛疾病中仍然会具有同一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以每片含0.1mg草乌甲素与赋形剂混合压制成草乌甲素片剂。
实施例2.
以每片含0.3mg草乌甲素与赋形剂混合压制成草乌甲素片剂。
实施例3.
以每片含0.5mg草乌甲素与赋形剂混合压制成草乌甲素片剂。
上述草乌甲素片剂加入的赋形剂为起填充、黏合、崩解及润滑作用的、不与药物发生物理化学反应、无生理作用、无毒、无不良反应的通常的附加物料。
上述片剂的口服用法及用量为一次一片,一日2~3次。
注意事项包括:
1.两次用药间隔时间不宜少于6小时,保持血药浓度在治疗窗水平内。
2.出现不良反应时,可静脉注射阿托品,减量或停止使用;反应极重者,按乌头中毒处理,并停药。
3.药物性状发生改变时应禁止使用。
4.对本品过敏者禁用。心脏病患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不良反应:极少数病人用药后引起短暂性轻度心慌、恶心、唇舌发麻及心悸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昊邦制药有限公司,未经云南昊邦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5800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元宝枫叶提取物的新用途
- 下一篇:含颗粒液态饮品生产工艺中杀菌的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