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PTC电恒温容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57919.9 | 申请日: | 2008-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1331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26 |
发明(设计)人: | 苏欣捷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欣捷 |
主分类号: | A47G23/04 | 分类号: | A47G23/04;A47J36/24;A47J27/21;G05D2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泛华伟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蔡民军 |
地址: | 100093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tc 恒温 容器 | ||
1、一种PTC电恒温容器,包括容器本体,电源座,电源系统和至少一个PTC加热元件;所述容器本体包括内底件和外底件,该内底件由金属制成,所述的PTC加热元件的一侧电极层与所述内底件外侧的连接为导电和导热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底件设有中央电极座和环形电极座,该中央电极座座为一位于所述容器外底部中央的凸起,该环形电极座为一围绕所述中央电极座的环形台状凸起,两凸起之间构成一环形槽,所述的中央电极座和环形电极座底部分别装有导电的电极极靴,所述的PTC加热元件两侧电极层分别与所述中央电极座和环形电极座上的电极极靴电连接;所述电源座有一上表面,该上表面有一个环形凸起,该环形凸起内设有第一电极,所述环形凸起外侧的环形上表面设有至少一个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分别电连接电源系统,将容器本体放置于所述电源座上时,所述外底件的环形槽可容纳该电源座的环形凸起,且所述中央电极座座和环形电极座上的电极极靴分别与第一电极和至少一个第二电极贴靠并形成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恒温容器,其特征在于:各PTC加热元件所具有的恒温参数应是相同或相近的并且并联连接,所述PTC加热元件的温度恒定点在40-99℃的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恒温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电极极靴和所述环形电极极靴的最下端处在同一底部平面,所述中央电极极靴和所述环形电极极靴采用不锈钢、黄铜、铝中的一种或其它耐腐蚀金属或有耐腐蚀表面镀层的金属,采用粘接,螺钉联接、锚接或任意两者的结合分别与所述中央电极座座和圆环形电极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恒温容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容器壁可分离的容器盖,所述内底件和容器壁所围住的空间可用来盛放需要被恒温的物品,容器壁采用双层薄壁不锈钢,所述容器内底件采用不锈钢,所述双层薄壁不锈钢容器壁所密封的空间抽真空保温或填充保温材料,所述外底件与不锈钢外壁在容器底部的延伸部分螺纹连接,或不锈钢外壁在容器底部的延伸部分与环形电极极靴焊接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恒温容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容器壁可分离的容器盖,其中容器内底件向上延伸形成容器内胆,采用耐腐蚀金属材料,该容器内胆所围住的空间可用来盛放需要被恒温的物品,所述容器壁采用塑料材料,容器壁与所述容器内胆之间充填或不充填保温材料,所述容器壁和内胆直径由下向上采用等直径、直径逐渐增大的变径形状或直径在中部突然增大的变径形状;所述的容器壁上有柄,所述外底件与容器壁在容器底部的延伸部分粘接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恒温容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容器壁可分离的容器盖,所述的容器壁采用塑料材料,容器内底件采用盘状金属板向外延伸并熔接在所述塑料容器壁内,或采用O形环与容器壁密封,所述容器壁与所述容器内底件所围住的空间可用来盛放需要被恒温的物品,所述容器壁直径由下向上采用等直径、直径逐渐增大的变径形状或直径在中部突然增大的变径形状;所述的容器壁上有柄,所述外底件与容器壁在容器底部的延伸部分粘接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恒温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源座为一有上表面和底面的柱形平台,其上表面与底面平行,直径不大于大部分汽车内的杯座的内径,使电源座可以放入大部分汽车内的杯座内,所述电源座上表面、环形凸起和所述平台的侧壁采用塑料注塑成型,所述电源座底面另外注塑成型,或所述电源座上表面、环形凸起采用塑料一体注塑成型,所述电源座底面和所述平台的侧壁另外注塑成型,两者采用粘接或螺钉连接,所述电源座底面上有泄水、通气孔或不留孔,底面下部有橡胶或塑料防滑凸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恒温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电极或第二电极由一个压力弹簧、一个钢珠、一段短管和一个电极底座组成,短管的一端焊在电极底座上,压力弹簧和钢珠被以缩径的方式封在短管内,部分钢珠暴露在外,安装时电极置于上表面注塑成型板的通孔内,暴露在外的钢珠突出于上表面,电极底座固定在所述电源座底面内侧,所述电极底座与电源导线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欣捷,未经苏欣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5791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经改善的药物递送系统的泻药组合物
- 下一篇:鞋底铣边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