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玻璃纤维退解纱工艺及其纱架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57859.0 | 申请日: | 2008-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1450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26 |
发明(设计)人: | 姜鹄;孙敏;彭斌;冯琦云;梁建平;濮爱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九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1/18 | 分类号: | D01H1/18;D01H13/00;B65H49/18;B65H49/3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 瑾 |
地址: | 2265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纤维 退解纱 工艺 及其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玻璃纤维退解纱工艺及其纱架结构。
背景技术
行业内被动式出纱的方式为自由退解工艺方式:将原丝筒放置于固定的纱架上,通过安装于原丝筒轴向前的导纱杆,将原丝沿原丝筒的轴向,通过导纱棒的导纱,上、下罗拉的夹持施加动力,在锭子的旋转下,完成加捻及卷绕作用。该工艺的缺点在于:原丝在退解过程中,外层股纱中先有一两根单纤维断裂,断裂纱仍紧紧缠绕在丝筒表面,造成股纱中其它纤维在内层退解受束缚,最终全部断头。尤其是烘干后的原丝,丝饼结构较硬,在重新找头时较困难,从而造成退捻生产无法持续进行,利用率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玻璃纤维退解纱工艺及其纱架结构,将原丝筒放置于可沿轴向转动的纱架上,再将原丝穿经捻线机的导纱棒、下罗拉、上罗拉、导纱钩、气圈环、钢丝勾,最后绕在套于锭子上的塑料筒管上;玻璃纤维原丝沿原丝筒的切线方向,通过纱架转动释放纱线。
所述的一种玻璃纤维退解纱的纱架结构,由纱架套在轴上而成,在所述纱架和轴之间套有防打滑机构。
所述纱架的张紧片紧固在轴心架上。
所述防打滑机构的轴套两端套防打滑摩擦片,在防打滑摩擦片外压定位片和可调压片。
所述防打滑机构的轴套内内置弹簧。
以上工艺的优点在于:该工艺的动力由下罗拉通过纱线传递给纱架,带动纱架转动,纱架转动后,完成原丝强制式退解,然后经过导纱棒、下罗拉、上罗拉、导纱钩、气圈环、钢丝勾等机件,原丝通过锭子与纱管的转动,来带动钢丝勾在钢领上旋转,来获得原丝的加捻及纱线的卷绕。在加捻及卷绕的过程中,随着纱线在筒管上的卷绕位置上下变化、导纱勾随着上下运动,随着纱线卷绕直径由小到大的变化,纺纱的速度相应加快,通过导纱勾的位置变化、纺纱线速度的变化、纱架上防因惯性打滑机构,来完成纱线在纺纱过程中的张力大小的控制,保持纺纱张力均匀,原丝释放均匀,以此来保证纱线纺纱过程的正常。此工艺有效解决了,大卷装、大排幅的钢丝排线成型原丝,在被动退解过程中的单纤维掉队问题,使玻璃纤维的捻线技术得到革命性的进步,有效解决了生产过程的难点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玻璃纤维退解纱的工艺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玻璃纤维退解纱的纱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玻璃纤维退解纱纱架的,防打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将原丝筒放置于可沿轴向转动的纱架1上,动力由下罗拉2通过纱线传递给纱架,带动纱架转动,纱架转动后,沿原丝筒的切线方向释放纱线,完成原丝强制式退解,然后经过导纱棒3、下罗拉2、上罗拉4、导纱钩5、气圈环6、钢丝勾7等机件到塑料筒管8上,原丝再通过锭子带动纱管的转动,来带动钢丝勾7在钢领9上旋转,获得原丝的加捻及纱线的卷绕。在加捻及卷绕的过程中,由于纱架是可活动的,整个原丝释放工艺又采用的被动式强制退解,所以有效避免了原丝在自由式退解过程中的,因单纤维掉队引起的原丝断头问题。另在加捻及卷绕的过程中,随着纱线在筒管上的卷绕位置上下变化、导纱勾随着上下运动,随着纱线卷绕直径由小到大的变化,纺纱的速度相应加快。原丝与纱架的定位过程中,可能出现不完全定位现象,因此,为了实现该工艺,纱架与原丝筒的结合处,采用弹性张紧机构,完成纱架与原丝筒的相对位置定位;纱架在转动过程中,可能因惯力作用而打滑,因此,为了实现该工艺,可活动纱架上还装有防打滑机构。通过导纱勾的位置变化、纺纱线速度的变化、可活动纱架上的弹性张紧机构及防打滑机构,来完成纱线在纺纱过程中的张力大小的控制,原丝释放纱线的均匀,保证纱线纺纱过程的正常。
所述实现玻璃纤维退解纱工艺的的纱架结构在于:如图2所示,在捻线机的机架11上装有轴10,在轴10上套有由张紧片12紧固在机架11上,上面安装活动纱架13,在所述轴10上,安装有,位于纱架13两端,用于防打滑的机构14。所述防打滑机构14,如图3所示:在轴套15的前端套防打滑摩擦片16、20,在轴套15外压可调压片18和定位片17。工作时,纱架由相互间可弹性伸缩的,用于张紧原丝筒的张紧片与轴心架构成,能让原丝筒与纱架结合稳定,原丝筒上、下方便、快捷,由于该纱架是由下罗拉带动而被动转动,这样,通过防打滑摩擦片控制活动纱架的转速,以此来控制原丝的释放速度,使得其速度均匀,不会出现忽快忽慢的现象。另外,可调压片18可通过轴套15内内置弹簧19微调防打滑机构14,使其保证始终处于最佳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九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九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578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