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立式生物质挤压成型机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57755.X | 申请日: | 2008-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3950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13 |
发明(设计)人: | 梁国民;韩艳宵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汇信联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0B11/28 | 分类号: | B30B1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卓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子英 |
地址: | 100101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式 生物 挤压 成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立式生物质挤压成型机,适用于对生物质农业饲料压块和燃料压块的致密成型制造,特别适用于对回潮率较高原料的压块。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生物质挤压成型机是将植物残体经进料斗通过螺旋推进输料装置送入环模室进行挤压成型,其设备复杂、震动大、噪音高、生产效率低、占地面积大,在原料回潮率高时极易造成粘机堵塞,增加了生产成本和维修费用。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立式生物质挤压成型机,这种成型机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少,振动和噪音小,并且不易出现原料的回潮现象。
本发明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立式生物质挤压成型机,包括料斗,所述料斗的底部为平模盘,料斗内对称设有两个挤压轮,所述平模盘上按圆周均匀镶嵌有若干模口,所述挤压轮侧表面上设有可与所述各模口啮合的若干挤压齿,两挤压轮分别安装在同一个水平设置的挤压轮轴的两端,所述挤压轮轴安装在位于料斗下部中央的挤压轮架上,所述挤压轮架安装在自平模盘下面穿过平模盘上的通孔并延伸至料斗内的主轴上。
由于采用了立式结构,去掉了螺旋给料机构,简化了设备结构,并大幅度减小了占地面积;由于挤压轮可以设置成锥台状,其侧面的挤压齿可以同平模盘上的模口相互啮合,可以有效地消除因线速度不同产生的相对摩擦,减少零部件磨损,提高使用寿命;由于在挤压轮上的挤压齿同模口之间的啮合过程中,可以对原料进行剪切压碎,防止大物料对模口的堵塞;由于可以将模口内的空间(即成型空间)设置成上大下小的梯形或V型结构,可以使物料受力由小到大,在向下移动的过程逐渐被挤压成型,有利于提高成型效果;由于模口是镶嵌在平模盘上的,可以在采用硬度较高的材料制造模口,并且在模口磨损后方便地更好模口,方便了检修,并减少了运行费用;由于可以在平模盘内设置电热圈和电热偶,对处理中的物料进行加热,蒸发水分,可以有效地减小原料回潮和粘机堵塞现象;由于采用了立式料斗,可以有效防止物料飞溅、避免料阻、覆盖吸震,减少振动和噪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嵌装有模口的平模盘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立式生物质挤压成型机,包括料斗1,所述料斗的底部为平模盘4,料斗内对称设有两个挤压轮2,所述平模盘上按圆周均匀镶嵌有若干模口14,所述挤压轮侧表面上设有可与所述各模口啮合的若干挤压齿,两挤压轮分别安装在同一个水平设置的挤压轮轴3的两端,所述挤压轮轴安装在位于料斗下部中央的挤压轮架上,所述挤压轮架安装在自平模盘下面穿过平模盘上的通孔并延伸至料斗内的主轴7上。
所述平模盘上设有分别用于嵌装各模口的若干竖向通孔,所述各模口分别嵌装在各自对应的竖向通孔上。各模口的上端构成模口的进料端,下端构成模口的出料端,该出料端也就是本设备的出料口5。
所述模口进口端平面与所述平模盘上表面成3-15度角,所述挤压轮呈外大里小的圆锥台状。
所述模口的模内空间的横向截面形状为外大里小的梯形,纵向截面的上部呈上大下小的梯形。
所述模口的模内空间的横向截面的梯形底角为75-88度,纵向截面上部的斜边倾斜角度为1-15度,纵向截面的下部呈矩形,该矩形与纵向截面上部的梯形底边等宽。
所述料斗呈葫芦形。
所述平模盘由相互贴合在一起的上下两层构成,两层之间布有电加热件。
所述点加热件为电热圈或电热偶。
所述挤压轮轴通过轴承同所述的挤压轮架旋转连接,并通过轴间传动机构与所述主轴驱动连接,所述轴间传动机构可以采用现有技术,其目的是将主轴在竖向上的转动转换为挤压轮轴在水平方向上的转动,并实现适宜的传动比。由此,挤压轮的运动分为两部分,一是随挤压轮架在主轴带动的转动,一是在挤压轮轴带动下的转动,通过这两种转动的合成,可以是挤压轮同平模盘的相互接触面不发生滑动。
所述挤压轮架与主轴键销配合连接。
所述主轴通过主轴支撑架8两端的轴承6、9配合定位装配。
所述主轴支撑架上端与所述平模盘或平模盘旁的机架10连接,下端与机架10的主机底座部分连接。
所述主轴下端伸出部分通过联轴器11与减速箱12输出端连接,所述减速箱输入部分与动力源13连接,所述动力源是电动机或柴油发动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汇信联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汇信联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5775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