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率的刷屏方式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057612.9 | 申请日: | 2008-02-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0482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2 | 
| 发明(设计)人: | 卫福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信智能手机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9G3/36 | 分类号: | G09G3/36;G09G5/393;H04M1/2745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16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率 方式 | ||
技术领域
手机,PDA等使用到LCD屏的可视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就手机而言,每一款手机都不可能离开LCD显示屏,我们能够看到手机屏幕上不同的显示画面,跟程序不停刷屏是分不开的。如果,手机的刷屏速度较慢,这时我们就会感觉到画面更新不够流畅,此时有可能仅仅是因为刷屏慢的原因,我们就会误以为是手机系统反应慢,手机质量不好。作为手机驱动开发工程师,我们在手机软件前期研发过程中就发现,由于屏幕刷新慢的原因,可能会导致一系列问题产生,比如说显示花屏,乱屏等,严重一点就是有时会发现来一个电话没法及时接通,甚至会出现冻屏现象;由此可见,一种好的高效的刷屏机制对于手机系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一般的手机平台上,所用的刷屏方式都是使用的‘点’刷,即每往屏上某一像素点送一次数据,就需要事先得到该像素点对应的总线地址,这样无形中就会增加系统在寻址方面的时间,而且如果程序中使用的是for()或while()循环的话,当出现大量数据,频繁刷屏时,系统总线时间就会长时间被刷屏函数占用,导致总线效率降低。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率的刷屏方式,使手机的刷屏机制更加高效。
本发明提供的高效率的刷屏方式,其特征在于,使用的刷屏方式是比‘点’刷高效许多的‘线’刷,程序每次while()循环只需进行一次像素点寻址,连续送N个(N的值视平台而定)像素点的数据,这样,在刷屏数据量一定的条件下,就节省了大部分的像素点地址寻址时间,同时还减少了while()循环的次数(降为原先的1/N),而在高级语言中所用的循环语句,是很费时间的,减少循环次数,无形中也会大大减少代码执行时间,提高效率。
注:这里N的取值视平台系统的总线位数而定(目前手机使用的平台总线有8位和16位之分,极少数也会用到32位);另外还跟选择的刷屏方式(局部刷,还是全屏刷)有关。如果使用的是局部刷屏方式,每次刷屏更新的像素个数(比如为P个)比N小很多的话,就会浪费多刷(N-p)个像素数据的时间,但跟之前的‘点’刷比起来,还是会高效很多。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效率的刷屏方式,使手机的刷屏机制更加高效,屏幕显示更加流畅,用户能得到较好的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高效的‘线’式刷屏流程。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看图1,先得到刷屏面积区域宽(列数)W,高度(行数)201,若宽度不是N的整数倍,将宽度填补为N的整数倍202,判断所有高度刷新完成否203,如果未完,判断所有宽度刷新完成否205,如果未完,则刷N个像素点数据得到第N+1个像素点地址206,再判断所有宽度刷新完成否205,所有刷新完成,即刷屏完毕,下一步流程204。
备注:
将宽度补成N的整数倍:就是为了保证刷屏的起始点位置为N的整数倍,结束点位置也为N的整数倍,如果上层传下来的刷屏起始点位置不是N的整数倍,我们就从屏的缓存中往前多取几点补齐;同理,如果上层传下来的结束点位置也不是N的整数倍,我们就从屏的缓存中往后多取几点补齐。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信智能手机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未经德信智能手机技术(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576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