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逆变埋弧焊电源主电路拓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57381.1 | 申请日: | 2008-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3444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06 |
发明(设计)人: | 陈树君;张宇;卢振洋;王进成;刘泽伟;张开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K9/10 | 分类号: | B23K9/10;H02M3/28;H02M7/48;H02M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慧 |
地址: | 100022***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逆变埋弧焊 电源 电路 拓扑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埋弧焊电源主电路拓扑结构,适用于焊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埋弧焊电源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弧焊变压器电源、磁饱和放大式电源、晶闸管整流电源、IGBT逆变电源。由于弧焊变压器电源、磁饱和放大器电源体积大、重量大、携带、操作不方便,原材料成本高,此类电源已经被淘汰。目前,市场上主要以晶闸管整流电源为主。随着逆变技术的不断发展,IGBT逆变埋弧焊电源逐渐占领市场。其他形式的逆变焊接电源,如钨极氩弧焊,CO2气保护焊,手工焊等,其所需功率较小,一般采用一组逆变单元的结构既可满足使用要求。由于埋弧焊电源功率容量大,负载持续率高。若采用单一逆变单元、一组主变压器、二次整流单元,很难扩展电源的容量,因而基本不采用此种方案。一般采用N个逆变器并联,其基本思想就是用小功率逆变单元并联,实现埋弧焊电源的大功率大电流。
目前,一般采用双逆变器并联的方式来提高埋弧焊电源的容量,如图1所示。此种联结方式比较简单,但两组逆变单元并联,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如何解决动态均流。目前一种解决方案为,分别对逆变器的峰值电流采样,然后与给定电流比较,误差信号送给PI调节器,其动态均流情况可得到改善。这种方式控制电路与一般控制电路相比,增加了设计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了现有控制电路的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埋弧焊电源主电路拓扑结构,不仅从理论上避免了并联不均流的情况,又降低了生产成本,扩展了电源的容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本主电路拓扑结构主要包括三相整流器A,滤波电容C,DC-AC逆变器B,两组变压器TF1和TF2,二次整流器D1、D2,双包平衡电抗器L。三相380V交流电经过三相整流器A整流、滤波电容C滤波,获得540V的直流;DC-AC逆变器B由功率开关器件IGBT模块B1、B2、B3、B4组成,IGBT模块B1、B4为一个桥臂,IGBT模块B2、B4为另一个桥臂,充放电电容C1与IGBT模块B1并联,充放电电容C2与IGBT模块B3并联;主变压器TF1的原边11与隔直电容Cb、饱和电感Lr串联,串联后连接IGBT模块B1的发射极E(或IGBT模块B3的集电极C),主变压器TF1的原边12与主变压器TF2的原边21连接,主变压器TF2的原边22连接IGBT模块B2的发射极E(或IGBT模块B4的集电极C);主变压器TF1的副边13、14分别连接快恢复二极管D5、D6的阳极,主变压器TF2的原边16、17分别连接快恢复二极管D4、D5的阳极;双包平衡电抗器的1、3分别连接主变压器TF1、TF2的中心抽头15、18,;双包平衡电抗器的2和4连接输出端O2,快恢复二极管D4、D5、D6、D7的阴极连接输出端O1。
本发明专利的工作原理及过程:
三相380V交流电经过三相整流桥A整流、滤波电容C滤波,获得540V直流,然后经过全桥逆变器得到高频交流电。本主电路结构只采用一组逆变器,就不存在图1两组逆变器并联不均流问题。
主变压器TF1原边绕组和副边绕组分别为N11、N2,原、副边匝数比为主变压器TF2原边绕组和副边绕组分别为N21、N2,原、副边匝数比为且N11=N21。两组变压器原边串联,主变压器TF1和TF2并联。
两组主变压器内部磁力线示意图如图4所示,均产生顺时针方向的磁场。这样,两组主变压器原、副边匝数比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573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