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燕麦方便面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56830.0 | 申请日: | 2008-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2395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23 |
发明(设计)人: | 刘继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继明 |
主分类号: | A23L1/16 | 分类号: | A23L1/16;A23L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谢小延 |
地址: | 100025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燕麦 方便面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食同源的燕麦方便面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燕麦是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是谷类的一种。燕麦一般分为带稃型和裸粒型两大类。世界各国栽培的燕麦以带稃型的为主,常称为皮燕麦。我国栽培的燕麦以裸粒型的为主,常称裸燕麦。裸燕麦的别名颇多,在我国华北地区称为莜麦;西北地区称为玉麦;西南地区称为燕麦,有时也称莜麦;东北地区称为铃铛麦。也有叫野麦或雀麦的。在我国人民日常食用的小麦、稻米、玉米等9种食粮中,以燕麦的经济价值最高,其主要表现在营养、医疗保健和饲用价值均高。据中国医学科学院卫生研究所综合分析,我国裸燕麦含粗蛋白质达15.6%,是大米的1倍多,比面粉高出3~4个百分点;脂肪8.5%,是大米和面粉的数倍,其脂肪主要由单一不饱和脂肪酸、亚麻油酸和次亚麻油酸所构成,单是亚麻油酸就占了全部不饱和脂肪酸的35%~52%。含有人体所需的8种氨基酸与维生素E,其含量亦高于大米与白面。还含有钙、磷、铁、锌、锰等多种矿物质与微量元素。含碳水化合物64.8%,比大米和面粉低10%左右。燕麦中水溶性膳食纤维分别是小麦和玉米的4.7倍和7.7倍。燕麦中的B族维生素、尼克酸、叶酸、泛酸都比较丰富,特别是维生素E,每100克燕麦粉中高达15毫克。此外燕麦粉中还含有谷类食粮中均缺少的皂甙(人生的主要成分)。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比较全面,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含量的均居首位,尤其是含赖氨酸高达0.68克。燕麦的医疗价值和保健作用,已被古今中外医学界所公认。据1981~1985年中国农科院与北京市心脑血管研究中心、北京市海淀医院等18家医疗单位5轮动物试验和3轮997例临床观察研究证明,裸燕麦能预防和治疗由高血脂引发的心脑血管疾病。即服用裸燕麦片3个月(日服100克),可明显降低心血管和肝脏中的胆固醇、甘油三脂、β-脂蛋白,总有效率达87.2%,其疗效与冠心平无显著差异,且无副作用。对于因肝、肾病变,糖尿病,脂肪肝等引起的继发性高脂血症也有同样明显的疗效。长期食用燕麦片,有利于糖尿病和肥胖病的控制。虽然燕麦是一种古老的粮食作物,但长期以来由于其质地较硬,口感较差,又由于燕麦含蛋白质和膳食纤维较高,用一般的食品烹饪方法很难制作成型,高温后又会变得很硬,而影响了燕麦的普及,燕麦过去多被当作喂马的饲料,随着人们对燕麦营养价值认识的提高和食品加工技术的迅速发展,但现在还没有听说用燕麦可以做面条或饺子的,通常是在面粉中参上少许制成燕麦面包及馒头或把它去皮或去皮轧扁之后煮粥吃,其口感粘滑,比小麦好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利用高温高压挤压一次加工成型的方法制备出一种以燕麦为主要原料的耐保存、方便食用,口感粘滑,劲软的长丝型燕麦方便面,只要用开水冲泡即可食用。
本发明的方案是:首先按重量百分比将60~90%的燕麦粉和10~40%的大豆粉混合,然后加入燕麦粉和大豆粉总重量50~70%的水混合,将与水混合好的燕麦粉和大豆粉加入粮食拉丝成型机(专利号200410049930.2),将温度控制在170~220℃,压力控制在1~2Mpa,一次加工成长丝型面条。
粮食拉丝成型机是由动力系统,冷却水循环系统、电器控制系统及粉丝成型机构构成;粉丝成型机构是由传动轴心、轴管、成型模具三部分组成,传动轴心安装在轴管内,传动轴心是一根直径由小逐渐增大的,上加工有等距螺旋齿,齿高随着轴心直径的加大逐渐减小为零的,近似于锥体的圆形杆,圆形杆的顶端为一圆锥形凸头,齿高加轴心直径自始至终与轴管保持滑动配合,圆柱体的成型模具位于轴管内前段,与轴管内壁呈紧密配合,在圆柱体表面有一圈与圆柱体直径平行的由深至浅的沟槽,在圆柱体的轴管内一端是一个与轴心顶端的锥形凸头相匹配的凹形碗,在轴管的外壁前段安装三段自动控温电加热器,在紧接电加热器的前端,成型模具出料口处,装有一个与冷却水循环系统相连的循环水套。
将参水混合粉料从进料口喂入,由动力系统带动传动轴心旋转,传动轴心上的螺旋齿将粉料向前推进,粉料在管中向前推进的过程中,经过高温加热区,被加热至170-220℃,在高温高压下被挤进入成型模具的沟槽中,在高温高压下成长丝型,继续向前在经过冷却循环水套时,被迅速冷却后,从模具沟槽中挤出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继明,未经刘继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568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