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频加热对钢桶进行清洗脱脂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056731.2 | 申请日: | 2008-01-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9180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9 |
| 发明(设计)人: | 王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民 |
| 主分类号: | B08B9/08 | 分类号: | B08B9/08;B08B7/00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周长兴 |
| 地址: | 831401新疆***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频 加热 进行 清洗 脱脂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清洗脱脂方法,具体地说涉及采用高频加热对钢桶进行清洗脱脂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钢桶制造业中,用于生产钢桶的材料,主要以冷轧钢板为主。由于所用的冷轧钢材表面均不同程度地涂有防锈蚀的油品,在传统钢桶涂装技术中,为了保证钢桶的涂装质量,尤其是对于进行粉末涂装的钢桶和内涂钢桶,必须对钢桶表面进行前处理。通过前处理,可以有效地提高钢桶喷漆涂膜的附着力。
目前国内专业生产钢桶的企业大多都采用水清洗脱脂磷化的办法在涂装前对钢桶表面进行前处理。选择适合的前处理技术及工艺是提高钢桶表面涂装质量的必要条件。
传统的钢桶前处理工艺流程中较成熟的是在钢桶涂装前进行水清洗脱脂磷化处理,国内较先进的是利用链条式自动生产线,其中:包括生产线室体、贮液槽、喷淋系统、加热系统、过滤系统。在自动的钢桶前处理生产线中,一般是按“预脱脂-一水洗-脱脂-二水洗-磷化-三水洗”的工艺流程运行的。预脱脂/脱脂工序选用的多数为强碱性化学物质,每次贮液池中要加入适量的水和脱脂液,搅拌加热到45度左右后待用,实际生产过程中根据滴定测定及脱脂效果增加脱脂液用量,如仍不好转,说明槽液已经老化,需要更换。磷化过程是将钢桶表面用磷酸类物质处理,对钢桶进行表面磷化处理的作用是:第一,使钢桶表面结晶细致均匀,钢板出现细小凹凸,增加表面积;第二,增强钢桶表面的附着力和防锈性能。
在钢桶生产过程中,脱脂磷化过程是一个特殊过程,此过程的工艺质量必须通过后序工序的破坏性验证才能确定。由于很多制桶厂家采购脱脂剂、磷化液时,没有对这些化学品进行分析的手段,实际生产过程中通常是用小批量试生产的效果来验证这个过程的质量,由于目前大多数桶厂对涂装后的钢桶进行附着力、厚度、耐水性等常规试验还不能完全表述这个过程对产品质量的影响,所以在钢桶生产过程中,因前处理效果不佳造成钢桶表面油漆膜不合格的情况经常发生,一旦喷上油漆后才发现涂层存在质量问题时,再对钢桶进行返修成本大大增加。由于是特殊过程,在工艺中对操作工人专业性、设备的运转参数、原料的选择、工艺稳定性等因素控制要求也较高。在实践中生产过程中,钢桶的前处理是一个瓶颈工序。另外,传统的脱脂磷化工艺最大的问题是无法避免有害化学品的排放。按每只桶消耗脱脂剂与磷化液各50g来核算,每年生产100万只钢桶就要消耗100吨有害化学物质,随着清洗水,每年实际排放的废水量达到几万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频加热清洗钢桶脱脂的方法,以改善公知技术中存在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高频加热清洗钢桶脱脂的方法,高频感应加热器产生的交变磁场在钢桶表面产生出同频率的感应电流,使钢桶的表面表面温度达到350~600℃,将钢桶表面的涂油汽化分解。
所述的方法,其中,高频感应加热器是一个通入高频交流电的空心铜管。
所述的方法,其中,高频感应加热器置于钢桶的桶身侧、桶盖上方和桶底下方。
所述的方法,其中,高频感应加热器的振荡频率为20~40kHz。
所述的方法,其中,钢桶置于一旋转架上。
所述的方法,其中,输入功率为80~160kw时,脱脂时间为15~30秒。
本发明的具有如下特点:
1)加热温度高,而且是非接触式加热;
2)加热效率高,可以节能;
3)加热速度快,被加热物的表面氧化少;
4)温度容易控制,可以局部加热且加热均匀,产品质量稳定;
5)容易实现自动控制,使用方便;
6)作业环境好,几乎没有热、噪声和灰尘;
7)作业占地少,生产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发明将高频感应加热器置于钢桶的桶身侧,以对桶身进行高频脱脂处理的示意图。
图1b是图1a中的高频感应加热器的正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将高频感应加热器置于钢桶的桶底,以对桶底进行高频脱脂处理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将高频感应加热器置于钢桶的顶盖,以对桶顶进行高频脱脂处理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民,未经王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567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良的扇形电磁吸盘
- 下一篇:黄芩苷在制药中的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