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控制面数据包下载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56670.X | 申请日: | 2008-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9459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9 |
发明(设计)人: | 魏笔凡;赵金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56 | 分类号: | H04L12/56;H04L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 松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数据包 下载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控制面数据包下载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通信领域中,通常将网络的控制和业务传输区分开,分别构成通信网络的控制面和业务面。其中,前者采用控制面交换网络为低速数据通道,主要承当网络中的一些控制相关的交互,传输能力相对较小;后者则面向用户数据业务,采用业务面交换网络,全部为高速数据通道,具有极强的传输吞吐能力。
目前的典型设计中,网络节点都是通过控制面I/O接口,经控制面交换网络接收控制服务器发送的控制面数据包,之后根据接收的控制面数据包进行处理操作,如图1所示,各网络节点的微码(一种控制面数据包)更新和下载均是通过控制面I/O接口进行。首先版本服务器(一种控制服务器)将新微码更新到其版本库中,然后复位使用该微码的网络节点。网络节点复位成功后,由网络节点上的控制处理器通过控制面I/O接口经控制面交换网络和版本库建立某种连接(如FTP,下文使用FTP指代这种连接),然后将所需要的新微码通过FTP下载到本地RAM中,接着控制处理器将RAM中的新微码下载到执行引擎的控制存储器中,启动执行引擎,从而实现微码的更新。
采用控制面下载,由于控制面I/O接口的物理带宽较小,对于这样的低速数据通道,当存在大流量或者突发传输时,必然会引起传输时延的增加,对一些时延敏感的控制面数据包势必造成负面影响,使控制面数据包传输的实时性大打折扣。极端的情况下,对控制面的某些重要且时延敏感的数据包处理造成 的冲击有可能是毁灭性的。可见现有技术中存在采用控制面向各网络节点传输控制面数据包有时传输时延较长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采用控制面向各网络节点传输控制面数据包有时传输时延较长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面数据包下载的方法,包括:
源节点存储待更新控制面数据包;
源节点通过高速数据通道向其它网络节点发送所述待更新控制面数据包;
当所述其他网络节点为能够识别所述待更新控制面数据包的主动节点时,所述主动节点接收所述待更新控制面数据包后,首先判断待更新控制面数据包是否与本节点控制面数据包类型匹配,若匹配则根据所接收的待更新控制面数据包完成其控制面数据包的更新,并继续转发待更新控制面数据包;若不匹配则将转发待更新控制面数据包。
同时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控制面数据包下载的装置,包括:
存储模块:用于存储待更新控制面数据包;
发送模块:用于通过高速数据通道向其它网络节点发送所述待更新控制面数据包。
同时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控制面数据包下载的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通过高速数据通道接收源节点发送的所述待更新控制面数据包;
更新模块:用于根据所接收的待更新控制面数据包完成其控制面数据包的更新。
由上述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方案可以看出,正是由于源节点通过高速数据通道向其它网络节点发送所述控制面数据包,使得控制面数据包传输时延变小。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网络拓扑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网络节点内部逻辑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微码更新包在节点间的更新路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一实施例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二实施例装置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三实施例装置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下面以微码下载的过程为例进行说明。但不仅仅局限于微码的下载,其原理同样也适用于那些控制面有大流量的数据包或应用软件的在线下载。
首先说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基本原理,各个网络节点的内部逻辑结构可参见图2。在系统正常运行过程中,首先在一个网络节点存储待更新的微码代码,该网络节点可以将待更新的微码通过业务面I/O接口(高速数据通道)发送出去,优选将微码封装在业务面的普通数据包中发送出去。为了描述方便,本文中将包含这种微码的数据包通称为微码更新包。任意网络节点均可产生微码更新包,并在业务面I/O接口上发送微码更新包。为了区别起见,本文将这些产生微码更新包的网络节点称之为源节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5667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据主动备份的方法
- 下一篇:主从网络设备配置方法、装置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