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手机发送传真的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55932.0 | 申请日: | 2008-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3750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06 |
发明(设计)人: | 张云勇;肖征荣;朱士钧;钱蓓力;杜之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1/00 | 分类号: | H04N1/00;H04M1/725;H04Q7/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梁挥;祁建国 |
地址: | 100032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机 发送 传真 方法 系统 | ||
1、一种手机发送传真的方法,用于用户手机通过短消息发送固话传真,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用户在用户手机上编辑短消息,将传真内容和接收传真的固话传真号码发送至特定短消息接入码,短消息中心依据所述特定短消息接入码将所述短消息转发至短消息网关;
步骤2,短消息网关依据所述特定短消息接入码查找对应的传真服务器,并将所述短消息转发至该传真服务器,所述传真服务器按照标准格式对所述短消息进行处理后发送到语音交换机;
步骤3,所述语音交换机依据接收传真的固话传真号码将传真内容通过公共交换电话网发送到接收传真的固话传真号码所对应的传真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发送传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包括:提取发送传真的手机号码、接收传真的固话传真号码和传真内容,然后转换成标签图像文件格式文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发送传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准格式为T.38格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发送传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步骤41,传真内容发送完毕后,传真服务器短消息通知短消息网关传真内容已经发送完毕;
步骤42,短消息网关发送短消息通知短消息中心传真已经发送完毕;
步骤43,短消息中心发送短消息通知用户传真内容已经发送完毕。
5、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手机发送传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短消息网关支持SGIP和/或CMMP。
6、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手机发送传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用户在短消息内容末尾输入特殊标记,用于表示短消息内容已输入完毕;
步骤2中,传真服务器依据短消息内容末尾的特殊标记合并两条或者两条以上的短消息。
7、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手机发送传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之前,用户手机还向所述特定短消息接入码发送短消息请求开通通过短消息发送固话传真的业务。
8、一种手机发送传真的系统,用于手机用户通过短消息发送固话传真,包括用户手机、移动蜂窝网、短消息网关、语音交换机、公共交换电话网、传真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传真服务器和短消息中心,所述传真服务器与短消息网关、语音交换机分别连接;
用户手机,还用于将传真内容和接收传真的固话传真号码发送至特定短消息接入码;
短消息中心,依据所述特定短消息接入码将所述短消息转发至短消息网关;
短消息网关,用于依据所述特定短消息接入码查找对应的传真服务器,并将所述短消息转发至该传真服务器;
传真服务器,用于接收短消息网关转发的短消息,按照标准格式处理后发送到语音交换机;
语音交换机,用于依据接收传真的固话传真号码将传真内容通过公共交换电话网发送到接收传真的固话传真号码所对应的传真机。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手机发送传真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包括:提取发送传真的手机号码、接收传真的固话传真号码和传真内容,然后转换成标签图像文件格式文件。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手机发送传真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准格式为T.38格式。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手机发送传真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传真服务器,还用于在传真内容发送完毕后,通过短消息通知短消息网关传真内容已经发送完毕;
短消息网关,还用于发送短消息通知短消息中心传真内容已经发送完毕;
短消息中心,还用于发送短消息通知用户传真内容已经发送完毕。
12、如权利要求8、9、10或11所述的手机发送传真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短消息网关支持SGIP和/或CMMP。
13、如权利要求8、9、10或11所述的手机发送传真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用户手机,还用于在短消息内容末尾输入特殊标记,表示短消息内容已输入完毕;
传真服务器,还用于依据短消息内容末尾的特殊标记合并两条或者两条以上的短消息。
14、如权利要求8、9、10或11所述的手机发送传真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用户手机,还用于向所述特定短消息接入码发送短消息请求开通通过短消息发送固话传真的业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5593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