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光源的激光退火装置和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55852.5 | 申请日: | 2008-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1710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9 |
发明(设计)人: | 严利人;周卫;刘志弘;仲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21/00 | 分类号: | H01L21/00;H01L21/324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史双元 |
地址: | 100084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源 激光 退火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双光源的激光退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光源激光退火装置,含两个光源,一个是激光光源,用于退火和形成超浅结;另一个为长波长的辅助加热光源,用于辅助性的加热。
光学镜头系统,放置在激光器出射光光路上,完成对激光光束的整形、匀束、聚焦;
承片台,放置在光学镜头系统的下方,携带衬底圆片做步进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光源的激光退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加热光源,采用光束斜入射的形式作用于衬底圆片的表面,对衬底表面进行预加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光源的激光退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圆片载于承片台上,随承片台在纵、横两个方向上按场步进,每次移动一个曝光场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光源的激光退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加热光源,波长在亚微米至微米量级。
5.一种双光源的激光退火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将衬底圆片载于承片台上;
2)调整光学镜头系统,改变激光束的束斑大小,使之正好等于一个或几个芯片的面积,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束斑的面积,就代表了一个曝光场;
3)承片台步进,进入到某一曝光场位置;
4)调整辅助加热光源,使光束斜入射到衬底圆片的表面,打开快门对衬底圆片表面进行辅助性的预加热,加热需要退火部位的圆片表面,以及附近大于一个曝光场的圆片表面。加热的温度控制在200~600℃;在硅片表面温度达到用户设定值之前暂不打开退火激光束快门;
5)硅片表面预加热达到温度设定要求后,打开退火激光束快门,激光束正入射到圆片表面,对圆片进行短脉冲退火,控制激光辐射的能量密度在250~700mJ/cm2,以保证激活注入杂质和修复晶格损伤;
6)当激光作用能量密度达到用户设定值250~700mJ/cm2后,退火激光快门关闭;承片台移动进入到下一个曝光场位置;
7)按步骤3~6重复进行,如此直至所有的圆片表面都完成退火;在整个过程期间,辅助性的加热光束始终照射硅片表面,对硅片进行预加热;对于硅片注入杂质的退火,由两束光源共同、同时作用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5585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和频激光器
- 下一篇:抗激光复合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