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止吊运钢包倾翻的铸造起重机起升机构钢丝绳缠绕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55403.0 | 申请日: | 2008-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1445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03 |
发明(设计)人: | 李朗明;王培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D1/34 | 分类号: | B66D1/34;B66C1/10;B66C17/10;B66C13/08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印贵 |
地址: | 030024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止 钢包 铸造 起重机 机构 钢丝绳 缠绕 方法 | ||
1.一种防止吊运钢包倾翻的铸造起重机起升机构钢丝绳缠绕方法,采用对称于小车架中心线布置的起升机构,有卷筒(1)、上滑轮装置(2)、平衡臂装置(4),及对称于吊具中心线有滑轮组(3),所述平衡臂装置的轴线为d-d,平衡臂装置上有两个吊点D1、D2;其特征在于:
a、位于小车架上平面:所述卷筒(1)的轴线为a-a,卷筒分为两个部分A1、A2;所述上滑轮装置分为两滑轮组B、C,滑轮组B分为两个部分B1、B2,滑轮组B的轴线为b-b,滑轮组C分为两个部分C1、C2,滑轮组C的轴线为c-c,滑轮组B和C中的每个部分内有若干个滑轮;滑轮组B的轴线b-b、滑轮组C的轴线c-c均与卷筒轴线a-a相互垂直;
b、位于吊具横梁上平面:所述吊具上的滑轮组(3)分为并列的两滑轮组E、F,滑轮组E轴线为e-e,滑轮组F轴线为f-f,且e-e、f-f轴线均与吊具横梁纵向轴线平行;滑轮组E分为两个部分E1、E2,F组分为两个部分F1、F2,且滑轮组E、F中的每个部分均有若干滑轮;
c、若钢丝绳倍率为偶数,则所述平衡臂装置(4)位于小车架上平面与上滑轮装置在一起;所述平衡臂装置的轴线d-d在小车架上平面,且与上滑轮装置的滑轮组轴线b-b、轴线c-c相垂直;
d、若钢丝绳倍率为奇数,则所述平衡臂装置(4)位于吊具横梁上平面;所述平衡臂装置的轴线d-d在吊具横梁上平面,且与吊具上的滑轮组E的轴线e-e、滑轮组F的轴线f-f相垂直;
e、钢丝绳缠绕:
卷筒A1侧,钢丝绳从卷筒A1侧下来绕至吊具滑轮上同侧的滑轮组E1,再绕至小车架平面上的上滑轮装置同侧的滑轮组B1,在滑轮组B1与滑轮组E1间缠绕若干次,直至将该部分滑轮组内的滑轮全部绕完,接着进行交叉缠绕,即从滑轮组B1向下交叉绕到吊具滑轮组F2的滑轮上,然后向上绕至滑轮组C2滑轮上;同样,在滑轮组F2与滑轮组C2间缠绕若干次,直至将该部分滑轮组内的滑轮全部绕完;若钢丝绳倍率为偶数,则钢丝绳最后从滑轮组F2侧绕上来至平衡臂装置吊点D2;若钢丝绳倍率为奇数,则钢丝绳最后从滑轮组C2侧向下绕至平衡臂装置吊点D2;至此,卷筒A1侧的钢丝绳交叉缠绕完毕;
同样,卷筒A2侧,钢丝绳从卷筒A2侧下来绕至吊具滑轮上同侧的滑轮组E2,再绕至小车架平面上的上滑轮装置同侧的滑轮组B2,在滑轮组B2与滑轮组E2间缠绕若干次,直至将该部分滑轮组内的滑轮全部绕完,接着进行交叉缠绕,即从滑轮组B2向下交叉绕到吊具滑轮组F1的滑轮上,然后向上绕至滑轮组C1滑轮上;在滑轮组F1与滑轮组C1间缠绕若干次,直至将该部分滑轮组内的滑轮全部绕完;若钢丝绳倍率为偶数,则钢丝绳最后从滑轮组F1侧绕上来至平衡臂装置D1吊点;若钢丝绳倍率为奇数,则钢丝绳最后从滑轮组C1侧向下绕至平衡臂装置D1吊点;至此,卷筒A2侧的钢丝绳交叉缠绕完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5540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