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梁双柱步进超前液压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55401.1 | 申请日: | 2008-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1961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0 |
发明(设计)人: | 慎高升;宋翠萍;司天善;赵文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东华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23/04 | 分类号: | E21D23/04;E21D23/18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崔雪花 |
地址: | 0460***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梁双柱 步进 超前 液压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煤矿井下支护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普采工作面的支护设备有金属梁单体支柱和滑移支架,这两种支护设备均有重量轻、拆装方便的特点。但金属梁单体支柱在支护时需人工操作,工人工作强度大,效率低,支护速度慢且不安全。
而滑移支架是用滑块导向机构将主副梁连接在一起,移架时,一个顶梁降压提起支柱前移,支柱撑起;然后另一顶梁降压提柱前行。虽然使用这类支架减轻了工人的部分劳动强度,但在移架时仍然需要人工扶正支柱,没有摆脱笨重的体力劳动,而且滑移支架本身不稳定,不能保证工作面的安全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梁双柱步进超前液压支架,移架时稳定,可自动将顶梁卸下或托起,可减轻工人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双梁双柱步进超前液压支架,每组支架的外架门1的两根支柱套装在内架门3的两根支柱外侧,下梁机构,升梁机构安装在外架门两侧,液压油缸通过输油管路与油泵站相连,并在各管路上设有操作阀;
外架门1的结构是:外架底梁12上左右各安装有竖向可收缩的外架支柱8,外架支柱8顶端固定在外架上梁11上,外架上梁11上设有工字钢导轨5;
内架门3的结构:内架底梁9上左右各安装有内架支柱7,内架支柱7顶端固定在内架上梁10上,内架上梁10上有滚轮4,滚轮4位于内架上梁10外侧面;
移架油缸2的缸体固定在外架上梁11上,活塞杆端头固定在内架上梁10上;外架支柱8、内架支柱7为支柱油缸。
下梁机构6固定在外架门1的两侧,平伸油缸18的活塞杆铰接在下梁安装板19上,活塞杆推拉下梁安装板19沿工字钢导轨5移动;
下梁安装板19上装有下梁油缸17和下梁连杆21,下梁油缸17通过支座固定在下梁安装板19上,下梁油缸17的活塞杆端头通过销钉与下梁连杆21下端铰接,下梁连杆21的下部通过销钉固定在下梁安装板19上,在下梁连杆21的顶端固定有下梁托架20。
升梁机构的升梁安装板15上装有升梁油缸16和升梁连杆13,升梁油缸16通过支座固定在升梁安装板15上,升梁油缸16的活塞杆端头通过销钉与升梁连杆13下端铰接,升梁连杆13的下部通过销钉固定在升梁安装板15上,在升梁连杆15的顶端固定有升梁托架1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了外架门和内架门的双重保护支撑,采煤工作面可处于生产安全的保护下工作,外架门和内架门交替前行,可与采煤机、前后溜槽、液压支架同步同向行走。巷道的支护顶梁可以循环使用,节约资源,降低了生产成本。由于采用了下梁机构和升梁机构,大大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本发明支架稳定可靠,操作灵活,支架维修简单方便,各部件均可拆卸,便于运输、安装。产品适应性强,可以随意组合,可2~3组,也可7~8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B-B剖视图;
图3是图1的侧视图。
图4是多组支架安装连接在一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如附图所示,每组支架的外架门1的两根外架支柱8套装在内架门3的两根内架支柱7外侧,下梁机构,升梁机构安装在外架门3两侧,液压油缸通过输油管路与油泵站相连,并在各管路上设有操作阀。
外架门1的结构是:外架底梁12上左右各安装有竖向可收缩的外架支柱8,外架支柱8顶端固定在外架上梁11上,外架上梁11上设有工字钢导轨5;
内架门3的结构:内架底梁9上左右各安装有内架支柱7,内架支柱7顶端固定在内架上梁10上,内架上梁10上有滚轮4,滚轮4位于内架上梁10外侧面;
移架油缸2的缸体固定在外架上梁11上,活塞杆端头固定在内架上梁10上;外架支柱8、内架支柱7为支柱油缸。
下梁机构6固定在外架门1的两侧,平伸油缸18的活塞杆铰接在下梁安装板19上,活塞杆推拉下梁安装板19沿工字钢导轨5移动;
下梁安装板19上装有下梁油缸17和下梁连杆21,下梁油缸17通过支座固定在下梁安装板19上,下梁油缸17的活塞杆端头通过销钉与下梁连杆21下端铰接,下梁连杆21的下部通过销钉固定在下梁安装板19上,在下梁连杆21的顶端固定有下梁托架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东华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山西东华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554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整形机微调机构
- 下一篇:热阴极荧光灯灯丝电流控制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