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食用菌栽培方法及其专用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55338.1 | 申请日: | 2008-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176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06 |
发明(设计)人: | 米泽民;梁志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米泽民;梁志友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 |
代理公司: | 山西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温彪飞;赵晓云 |
地址: | 031300山西省晋***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食用菌 栽培 方法 及其 专用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用菌栽培方法,同时还涉及与该栽培方法中使用的专用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开发利用食用菌菌种生产工艺过程是,菌种制作-原料消毒-接种-发菌-出菇管理。其中的关键环节是原料消毒-接种-发菌阶段,该过程工序繁杂,且大部分操作是手工操作,所使用的设备简陋,发菌方法陈旧,接种的菌种分布不均,菌料利用不充分,且很容易导致杂菌感染,而使得发菌失败,特别是香菇等发菌期长、菌丝生长较慢的食用菌种类,经常因操作方法不当及培养装置太过简陋而导致失败。其中的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消毒不彻底,采用常规蒸汽法灭菌不彻底,致使培养失败,二是传统的接种方法程序繁杂,容易产生杂菌浸染。三是因接种点偏少,发菌时期较长及生产过程中频繁的搬动所造成的菌袋破损等原因,招致杂菌感染,使发菌失败。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食用菌栽培方法,解决了菌料消毒不彻底,接种菌种分布不均匀,菌料利用不充分的缺陷。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所述食用菌栽培方法的专用设备。
本发明的一种食用菌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一个食用菌菌茏的一端安装隔板并将隔板与筛管连接后加装堵头;
b、将组装后的食用菌菌茏放入一个一端扎口的菌袋内,然后在菌茏内装入相对湿度为65-70%的菌料并压紧;
c、将菌茏的另一端隔板安装并与该端口处的筛管接通后安装堵头,然后将此端菌袋扎口;
d、将装料后的菌袋放入高压灭菌锅,加压至1.6个大气压并保压50-60分钟后关闭气源,经30-60分钟自然冷却减压后,打开放气阀减至常压,将菌袋出锅,送发菌室;
e、运至发菌室的菌袋采用远红外烘烤至表面水份全部蒸发,然后开启紫外线灯对菌袋表面灭菌,同时将室内温度调至30-35℃,采用接种针管将120-150ml的液体菌种接入菌茏的中心筛管内将菌袋连同菌茏转动若干次,使得菌液均匀分布于中心筛管与外周的筛管内并通过各自的筛管孔渗入菌料内;
f、接种后经8-10天培养,菌丝布满菌袋后,运至培养室并去除菌袋与菌茏继续培养20-30天后采摘,菌茏与菌袋回收循环使用。
一种实现所述食用菌栽培方法的专用设备,包括一个菌茏,在菌茏两端各有一个可拆卸的隔板,在菌茏的轴线位置有一个中心筛管,在中心筛管的两个端头附近有连接孔,在菌茏的外周分布有筛管,筛管上有筛管孔,所述的隔板上有连接管,连接管的两端分别与中心筛管和筛管相接,在隔板的外侧还有一个堵头。
所述的专用设备,其特征在于中心筛管管体上沿轴向制有2-4排中心筛管孔,孔径1-2mm,孔间距1-2cm。
所述的专用设备,其特征在于筛管管体上沿轴向分布有两排筛管孔,孔径1-2mm,筛管孔间距为1-1.5cm。
所述的专用设备,其特征在于隔板上设置有通气孔。
所述的专用设备,其特征在于堵头的纵切面为弓形形状,在堵头的中央与中心筛管相应位置有一个密封孔。
采用本发明所述的食用菌栽培方法,可以基本上固定菌袋的形状,防止多次搬运造成菌袋变形及破损。本方法因在袋内增加了菌茏,可明显防止接种时的感染,且因袋内菌种分布均匀,发菌均衡,便于管理。采用高压灭菌锅杀灭细菌,时间短,能耗低,杀菌效果好。采用本发明的专用设备,通过中心筛管端部的密封口注入菌液,可明显减少接种手续,简化繁杂的接种过程,并可有效地防止杂菌侵入。同时,在菌茏中筛管上制作有大约400-1200个筛管孔,通过这些筛管孔可将菌种均匀分布于菌料体上,比常规接种方法的菌种分布点增加了50-150倍,大大加快了发菌进程,缩短了发菌时间,减少了杂菌侵染机会。同时在发菌后,中心筛管可以变为菌丝发育的空气输通道,明显提高了菌丝生长活力。菌茏、菌袋可以循环使用,减少了环境污染,并可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菌茏结构示意图
图2是隔板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堵头纵剖示意图
图中1-菌茏 2-隔板 3-中心筛管 4-筛管 5-筛管孔 6-连接管7-通气孔 8-堵头 9-中心孔 10-密封盖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食用菌栽培方法及其专用设备作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米泽民;梁志友,未经米泽民;梁志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553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